“四十澎湃”:港生兄弟乐队

特区新闻广场 2020-10-14 21:56:02

2020-10-14 21:56:02

特区建设四十年,城市发展,经济腾飞,而落在每一位普通老百姓身上,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天(14日),我们也带您走进厦港街道的沙坡尾,认识这里一个特别的乐队——港生兄弟乐队,这个乐队的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厦港人,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对四十年来厦门发展变迁的切身感受。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我们这个乐队的名字叫港生兄弟乐队,因为乐队的成员都是在厦门港出生,在厦门港长大的。整个厦门港这四十几年来变化很大,有的搬迁出去了,有的拆迁出去了。这边什么沙坡尾居委会,蜂巢山居委会,要把它这个地方建成好像网红打卡的地方,他也支持我们说过来提人气,我们也顺我们自己也喜欢那就过来了。好棒。很好。这一条就是好像原来厦门港的中山路了,最热闹的我家红色的楼上。这个乐队主要是以我们4个兄弟为主。大家从小就喜欢音乐。当时国家比较困难,想学点乐器就没有条件。这个是30年代的老房子了。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我们有9个兄弟姐妹,7个男的2个女的,我父亲是在水产公司一个普通员工,家庭里面就靠我爸爸一双手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但是大家就这样硬撑过来。这个就是我家 ,现在改了,当时单单这个地方住了两家,我们一家就有十几个人,还有另家另外一家六七个人,就这样挤。这个是我外公外婆,我父亲和母亲。是什么时间的啊,七十年代的,穿衣服都很单调是吧?因为我们这边当时要拍照要跑到中山路去,这边没有。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80年代到80年79年80年我们兄弟该就业了都去就业了,家庭整个经济条件都改宽了。 刚改革开放我们是正年轻,当时刚好20来岁,真的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潮头。这个是80年代的我结婚的时候的全家福,1985年拍的,穿的衣服就比较花了,比较有色彩了,就已经变了。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我很多亲戚都在台湾,当时带他们到湖滨南路到那边去办事,他们才说才像我们台湾的一条街道,不然整个厦门市的街道道路都是那么小,那么窄,那么拥挤,那么脏。你看现在这几年他们过来。这个就是天翻覆地,要有亲戚在那边过来谈他们的感觉,才知道厦门真的就是这样子,就默默地每年每个月都在变化。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那就从退休开始,我们就开始萌生一个说建立自己一个小乐队,不管技艺怎么样,还是基础怎么样,因为大家找到一个老有所得,老有所乐这种兴趣。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伟国:这些老孩子都是玩了十几年的琴了。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亚明:我们主要是一个怀旧,做厦门港离别的有的一二十年有的二三十年了,兄弟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乘车很方便,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了,也要前埔那边的,也有槟榔这边的都有。

港生兄弟乐队成员 张迺福:当然是非常的亲切,讲不出来了是吧,看见周边那一些老人、老朋友、老邻居、老渔民、老工人退休了,都来这边听我们兄弟(演奏),虽然我们没有什么水平,但是我们也有一种好像自豪感。

你看现在水清 鱼儿都出现了,海鸥海鸟都进来了,所以我们真的心里面真的爱这片地方。

演出完一般在这边大家兄弟啦妯娌啦聚一聚,这边边吃饭,看见潮落潮涨,还有轻微的海风,是不是很抒情。

所以我们现在很满足,我们感觉说我们能够这样生活安定,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我们只有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就是不亏待国家了,也不会让小孩子失望。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