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光明网 2024-02-05 15:46:54

2024-02-05 15:46:54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近日,“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各个经济特区,特区治水成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案例。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正值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成为必须跨越的一道非常规性关口。

在此过程中,经济特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治出了水域新样貌,理出了抗污新思路。

勇揭伤疤,力推治污

深圳茅洲河流域污染问题一度十分严峻,水质“黑如墨,臭如粪”,成为深圳“靓丽脸庞上的一道疤”。

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治理前的深圳茅洲河水体黑臭(深圳网信办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深圳作为全国先进城市范例,敢于揭开生态伤疤,痛定思痛,面对水污染这个最大的环境短板,以茅洲河为突破口,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2015年来,深圳变分散的多头治水为全流域的系统治理,联合东莞跨市整治;2017年,市委书记王伟中带头啃最硬的骨头,亲自担任茅洲河河长;2018年,省委书记李希亲自挂点督办茅洲河流域污染整治;2019年,深圳市用四年时间补齐四十年生态欠账,实现茅洲河全流域水质的华丽蝶变,在生态治理层面彰显“新”深圳速度。

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治理后的茅洲河水清岸绿(吴熙璐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深圳既有经济发展的经验,同样也有环境承载能力的深刻教训,所幸的是更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面对复杂问题的治理能力,或者说纠错能力。如果说深圳在建设特区、发展经济的速度难能可贵,或者说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在面对社会问题、民众福利方面的深圳速度可能更加宝贵。

协商共治,合作共赢

厦门筼筜湖一度污染严重,鱼虾绝迹。30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创新治水机制,体现了生态治理现代化协商共治、合作共赢的重要内核。

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治理后的筼筜湖成为厦门“城市会客厅”(吴熙璐 摄)。

为切实改善湖区生态,2018年3月,厦门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双总河长制,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强化“治水”工作党政同责,带领推进四轮综合治理。同年9月,筼筜湖提升为全市唯一市级湖泊,由分管副市长任湖长,逐步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市区共管的保护机制。

区别于过去由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厦门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专家、干部、群众建言献策,推动多方参与的生态治理。2020年4月,厦门启动“市民湖长”海选,发动沿湖居民积极参与湖区志愿治理,倡导“同爱一片湖,共建一个家”的治湖理念,实现生态环境的共治、共管、共享。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深圳和厦门通过水域综合治理重获优美生态环境,有力带动城市空间功能优化和经济结构重塑。

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治理后的茅洲河水清岸绿(吴熙璐 摄)。

凭借秀水美景,深圳茅洲河周边土地价值显著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笑称,随着河流重回清澈,沿河环境整洁秀美,河畔房价从“两千一平没人要”上涨到“两万一平买不到”。

特区治水:统筹生态与发展,彰显勇气和能力

治理后的筼筜湖成为厦门“城市会客厅”(吴熙璐 摄)。

厦门筼筜湖的综合治理直接有力地推进了流域产业和城市转型,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为优质企业落地、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有利条件。筼筜湖域正在发展成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

深圳和厦门经济特区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成果向优质生态产品转化,为打造都市生态美丽河湖提供生动样本。当前,我国经济正值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关期,经济特区能否继续“特”下去,还需要统筹发展与环保,突破环境承载力的瓶颈,这既是特区再发展面临的一道新考题,也是一个新机遇。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