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厦门跨岛发展 一张蓝图干到底

央视网 2020-08-30 09:21:27

2020-08-30 09:21:27

央视《朝闻天下》8月30日报道厦门跨岛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报道内容如下: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40年来,厦门先行先试、敢拼会赢,逐渐从海岛小城发展成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在2020年厦门最新的城市规划当中,昔日的岛外各区正在形成以航空、文教、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为主的新城。

这里是厦门湖里区的华美工业园,20多万平方米的老旧厂房,被改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城市打卡点。

1980年10月,厦门获批设立经济特区。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海岸荒地和山丘。

1981年10月15号特区建设的第一炮在这里打响,挖山造地,填海造楼,最先建起了一排排通用厂房。作为第一批特区建设者,陈善同用镜头记录了特区速度。

厦门经济特区第一批建设者 陈善同:当初有湖里速度,一层厂房,一个礼拜。(通用厂房)先建起来,要求我们赶快把供电供水的工作搞起来,都是说特区一定要快,所以大家都是快,高质量。

最初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1984年3月,厦门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2010年6月,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又扩大到了全市,覆盖了岛外的各个行政区,

跨岛发展的构想绘就在特区建设的蓝图上。在2020年厦门最新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岛外各区,正在形成以航空、文教、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为主的新城。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陈勇: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以后,整个城市的功能和人口向岛外纾解。厦门从过去的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打个比方,就像人的一个拳头,原来海岛像一个拳头,现在伸展为一个手掌,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交通的改变是跨岛发展的缩影。40年里,厦门建起了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中国第一条海景地铁。厦门地铁一号线所行驶的老海堤,曾经是厦门唯一的一条进出岛通道。而如今,厦门已经拥有5条跨海通道,未来还将扩展到13条。跨岛上班的人群越来越多,从事物联网行业的张泽华是其中一位。5年前,尽管地铁尚未开通,张泽华率先将自己创办的企业从厦门岛内搬到了岛外。

厦门某科技企业负责人 张泽华:那个时候我们也看到政府在布局很多出岛的通道,另外在岛外做基础设施的提升,包括园区的建设,这一点我们也很清楚看到,政府实实在在希望把岛内的局限限制进行突破,真正地把整个厦门作为特区来发展。厦门格局的变大,或者厦门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厦门坚持跨岛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在形成强大的磁吸效应。位于翔安区的火炬产业区,外资企业ABB集团的制造基地在去年实现了全面投产。1992年,ABB集团在就在位于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的湖里注册成立第一家企业,是首家进驻厦门经济特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如今,ABB在厦门的企业从1家变成了8家,不仅在位于厦门岛外的翔安区设立了全球最大电气研发和制造中心,还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厦门的上游供应企业就有300多家。

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赵永占:就像我们厦门的工业中心,不只是服务中国市场,我们服务的范围对全球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在供应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服务,还有我们的产品,厦门的跨岛发展,我们就是受益者。

如今,厦门已建成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等8条千亿级产业链,正在着手打造4条千亿产业链。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七成。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也从1980年的6.476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5995.04亿元。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