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厦门588家体育运动场所可对外开放!
5月14日
小编在厦门市体育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了解到
从4月1日中午12点开始
体育运动场所备案登记以来
截止到5月13日18:00
已有812家提交资料
其中思明区285家
湖里区179家
集美区114家
海沧区75家
同安区56家
翔安区103家
符合备案条件可以开放的有588家
厦门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王玉良在发布会上表示,群众聚集性的体育赛事暂时先不恢复,比如马拉松等,将会优先恢复强度小的,人员相对少的赛事活动。
本次恢复开放工作把握的几个原则
1、精准实备
要求准备恢复开放的各体育场馆经营单位、体育赛事主办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安全评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方案;要组织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培训,确保员工岗前培训到位,并具有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落实防控物资,配备足够的体温监测设备、口罩、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控用品,确保满足防控和开业需要。
2、精准开放
统筹安排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工作,不搞一次性开放,不搞“一刀切”,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场地条件,根据疫情的影响,分批次、分区域、分项目开放,坚持先室外再室内开放,先开放通风条件好、场地面积大的场所,优先恢复强度小的、人员相对少的赛事活动,马拉松这种人员集聚性的赛事活动暂缓恢复。
3、精准服务
针对本次场地设施开放和复工复产工作,市体育局采取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密切跟踪体育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帮助协调推动解决。在场馆和赛事开放方面,市体育局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引,明确了场馆开放和赛事活动稳步推进的具体标准和条件,并且采取线上备案审核的方式,不需要企业现场跑体育部门办理。对不具备条件的要求各区体育部门采取线上线下进行指导帮扶,尽快帮助公共场馆和企业复工复产和对外开放。同时,要求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及时做好公告公示工作,明确开放时间、开放区域、服务项目、预约方式、顾客须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内容,做好服务工作。
4、精准管控
一要安全可控。例如场馆仅保留唯一进出口并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人员信息登记,进场、参赛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并运用“健康码”进行防疫健康信息查验等。二要客流可控。实行预约服务,引导健身人群分时段、分散式锻炼,合理控制客流量。鼓励统一使用“Ai运动”APP进行提前预约,以便从技术上实现疫情管控。三要防护到位。对各类体育场所人员密度、清洁消毒和卫生管理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场馆提醒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加强防范,科学配戴口罩。四要严格运动管理。要求运动中要控制人员密度,人与人之间不少于1.5米,赛事活动举办不超过400人,应避免中高强度、持续时间长、心肺负担大的赛事活动。
第一步:网上登记
①下载“Ai运动”APP,填写个人信息并登录。
②首页点击“场馆预约”,进入开放场馆列表界面。
③选择健身场所、时间和项目,点击“立即预约”。注意:当天预约,当天使用,逾期后要重新预约。
④预约成功后可直接点击“查看订单”或进入“我的预约”查看获得的电子入场凭证。
第二步:核验进场
凭APP中生成的电子入场凭券,核验入场,在运动场所入口处核验通过后进场。
▲扫码关注“厦门i健身”
各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间
以“厦门i健身”微信公众号公布为准。
关注“厦门i健身”微信公众号。
↓
在“个人中心”完成注册,购买保险,等待保险生效。
↓
预约学校,刷脸入校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