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两会:满怀期待迎盛会
This is a modal window.
2025年是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重要一年。各项政策将如何持续发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惠及百姓民生?对于今年的全国两会,来听听企业、群众怎么说。
记者 徐佳妮:又是一年“两会时间”,全国两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信息时代,大数据也在“倾听”民生,借助AI技术可以更直观地洞察大家的关注点。我们不妨问问DeepSeek,结合大数据的分析,市民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
通过大数据的搜索可以看到,经济增长、就业形式、收入分配,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还有大家非常关注的科技创新等等,都将是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带着这些两会关键词,我们一起走进街头巷尾、企业园区,听听大家怎么说。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装配高级经理 叶祝升:两会召开,我们企业方面比较关注作为智能制造设备搬运设备供应商,一方面我们加大了对于AI领域(投入),包括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搬运设备方面的应用。我们也希望在技术创新方面,给予更多研发投入的资金支持。
厦门蓝旭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肖志云:我们是属于光伏产业的一分子,在整个产业链里面还是属于比较靠下游的。当然是希望国家能够对光伏产业有一些更大的支持力度,包括“一带一路”政策让我们能够去更多的国家,把我们的产品能够销往全世界。
企业员工 林鑫:降低一些企业的运营成本,其实现在政府也有出台一些补贴的政策,它对一些收入金额,还有一些研发投入这些资金,都有一些数据上的要求,希望能够降低一些门槛。
企业员工 王森:无论是从出去工作来说,还是要成家立业来说,短时间内,房子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希望)有一些房子的利好政策。
市民 黄东辉:强化老旧小区改造,比如说像有的没电梯,安装一些电梯,建一些停车楼。
市民 陈伟斌:总的来说可能学生的压力,可能每个地方不一样。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减负这一块,我觉得落实到具体的话,不是很明显。
市民 陈忠华:全国60岁以上有3亿多人口,所以我们也期待两会,能更加关注我们的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果能够多一点长者食堂,解决我们老年人吃饭问题,还有就医,我们都是很关注的。
创业青年 石鹏: 希望有(创业)前期起步的资金技术方面,支持一个人的话可能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去闯。但是如果政府比如有商会什么组织,组织起来去外面交谈(洽谈)这样的话还是可以的。
游客 余雪莹:主要是员工工作制度这方面,比如可以稍微弹性一点,错峰放假如果是女性、生小孩、育儿假这些,或者是女性工作上的一些待遇。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 程慧娟: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一个人能管多少个病人?一个人能够工作多长时间?你必须得休息对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是否也要有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就是保障患者,就是保障我们大家。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洪姗姗:(关注)社会工作者他的职业保障,他的职业的发展,还有这个行业发展的预期是怎么样的。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这个行业领域来,为更多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和高质量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