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如何让游客在流动中过好春节?厦门赢得开门红
This is a modal window.
以前春节就意味着回家,春节假期里大多数人去到的最远的距离,可能就是从这个亲戚家去到那个亲戚家。但现在,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年俗,无论是和亲朋好友出门旅行,还是像很多父母到子女的城市里去过春节,反向“团圆”,在流动中过春节和体验异地的春节文化,已经是一种主流选择。但是我认为游客在春节期间出游的需求和平时相比是更高的,比如更多的游客是亲子出行,会更希望获得舒适的体验;既然是出门过年,就更需要热闹温暖的氛围;包括还会更希望体验到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等等,这对一座城市各文旅相关部门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年终大考了,需要做好从吃住行的服务,到娱乐活动的布置策划等等一系列准备,很高兴厦门能够拿下这个全省第一的殊荣,赢得这个开门红。
从向往到流连忘返 厦门文旅要从“网红”变“长红”
如何一直红下去,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说到“红”,其实厦门一直被称为是网红旅游城市,我们也有很多的网红打卡点、网红餐厅、网红咖啡厅等等。但是这几年,很多网红打卡点的口碑褒贬不一,热度和更新的速度更是“一眨眼”的功夫。我希望厦门的旅游能够从“网红”向“长红”转变,从“打卡游”向品质游、文化游、深度体验游转型。比如今年春节我们看到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包括配合境外游客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服务、活动等等,这些不仅能令没有来过的人向往,也真正让来过的人流连忘返,这样的转变才是文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数”看春节假期亮点: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6%
放眼全国,这个春节假期又有哪些亮点?我们接着来看。
首先来看出行。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8天假期,从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其中,铁路客运量9612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1.88亿人次,水路客运量935.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1828.58万人次。总体看,自驾出行仍是春运主力。
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超220亿笔
假期消费肯定少不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前7天,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20.78亿笔、金额8.52万亿元,较2024年春节假期前7天分别增长25.7%和17.08%。其中,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3%和93.54%。
“非遗”带动春节年味游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成了今年春节年味游的关键词。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年味游人群较2024年同期增长12%。最受欢迎的年味游目的地是北京、广东、安徽、福建和陕西。其中,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闽南游神等非遗民俗文化活动成为热门选项。
冰雪游规模增长11% 哈尔滨仍是冰雪游热门目的地
此外,冰雪游也再度成为了今年春节假期的焦点。相关人士介绍,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游客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1%。全国各大滑雪场热度火爆,游客数量相比平日增幅超46%。大数据平台还发现,哈尔滨仍是假期冰雪游的热门目的地,游客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6%,并且外国人也加入了冰雪旅游大军。假期期间,到访哈尔滨的外国游客人数较2024年同期增长42%。
过境免签新政推动外国游客来华“找年味”
而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策推动下,今年的春节假期,全国入境游客规模较2024年同期增长10%。增幅较大的游客来源国家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法国,增幅分别为79%、46%和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