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乘车违禁品有哪些?压力容器和充电宝乘车有限制

特区新闻广场 2025-01-27 21:52:26

2025-01-27 21:52:26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春节临近,不少市民都打算乘坐列车回乡探亲或者出门旅游,但您知道有哪些物品是禁止或限制随身带上车的吗?接下来,我们就去厦门北站的安检站看一看。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你这个箱子里是不是有把水果刀。(有,想起来了。)麻烦您拿出来一下。

压力容器和充电宝乘车有限制

24日上午,在厦门北站,安检机检测出一名旅客的行李箱里有一把水果刀,安检人员立刻拦下旅客,开箱查验。根据相关规定,水果刀的刀刃长度超过60毫米就禁止随身携带上车,经过安检人员现场测量,这把水果刀刀刃长度有80毫米。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你这个刀已经超过了规定长度,不能带了。(好的。)我们这边有,寄快递或者暂时免费保管服务。(算了,不要了。)自弃,好的。

车站安检人员说,今年春运开始以来,厦门北站客流量持续上升,旅客随身携带违禁品的查获量也随之增加,各类违禁品的日均查获量超过500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压力容器和充电宝。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特别是这些压力容器,比如说发胶、摩丝,还有补水喷雾,一天我们大概都查到200瓶左右,还有就是充电宝,也非常普遍,一天我们大概查到七八十个。

安检人员介绍,根据《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这两类物品都属于限制随身携带物品,(包装)比如,香水、花露水等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00毫升,每种限带1件;发胶、摩丝等自喷压力容器,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带1件,累计不超过600毫升。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充电宝的话,现在是大功率100瓦时,2.7万毫安,这两者有一个超的话,还有标识不清楚的,都不让带。

自热食品虽方便 带它不能坐火车

另外,车站安检人员还告诉记者,近年来,自热食品逐渐兴起,很多旅客也会携带,但实际上,自热食品中的发热包属于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很多)旅客不知道自热火锅是不让携带的,一天针对这个也能查到几十件,发热包里面含有镁铝粉等,是易燃的,所以说不允许带。

铁路乘车违禁品有哪些?:消防实验:禁带物品到底有多危险

看来不能带上列车的物品还挺多,那么,这些物品一旦被旅客带上车,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呢?记者找到了消防员展开了一场实验,我们接着看。

在海沧区消防救援大队港区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针对这些物品展开了一场实验。消防员首先将自热火锅中的发热包打开,将其中的粉末倒进一个空塑料瓶中,之后在瓶子中倒进了矿泉水,并拧紧瓶盖,模拟出密闭环境。约30秒后,塑料瓶中的混合液体逐渐开始沸腾,紧接着,瓶体膨胀变形,最终爆炸。

实验结果显示,装有混合液体的塑料瓶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便迅速爆炸,混合液体飞溅足有几米远。消防员说,这是因为发热包的成分是氧化钙、镁铝粉和碳酸氢钠等,在遇冷水后,能在短时间内剧烈升温,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发生危险。

港区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胡建:我们加入大量的水,产生热量之后,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像泡方便面一样,用书本或者其他重物压在盖子上,堵住了自热火锅的出气孔,导致长时间都没办法泄压之后,热胀冷缩的原理,产生大量的热又无处释放,就会发生爆炸的情况。

随后,消防员又将一瓶发胶朝着明火喷射,在遇到明火后,瓶内物质立即起火燃烧,这瓶发胶变成了一把“喷火枪”。

港区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胡建:里面的一些物质是有乙醇、烷烃类的物质,这样的有机物组成的,它是可燃的。如果在遇到明火的时候就会燃烧,在日常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安全。

另外,对于乘客携带充电宝的限制规定,消防员表示,充电宝多使用锂电池,当受到挤压、碰撞、高温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起火。列车车厢内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封闭,通风条件有限,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迅速蔓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车站安检人员也提醒广大旅客,在选择铁路出行时,要遵守相关规定,切勿携带违禁品乘车,如不慎携带违禁品进站,车站也可提供邮寄或免费寄存服务。

厦门北站安检大队大队长 刘丽英:如果不是很清楚的情况,可以拨打12306咨询客服,以免在过安检的时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耽误自己的行程。

下载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