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大元路焕新颜
建于1932年的大元路,承载着许多老厦门人的记忆。经过2个月的提升改造后,17日下午,这条老街巷重新开街迎客。今天的《来去厦门》,我们一起走进大元路,在“古早味”风情中,探寻那些被时光雕琢的厦门故事。
记者 杨弘:当霓虹招牌点亮,复古老街映入眼帘,走进这109米长的大元路,摩登厦门的往昔岁月是否在你心头重现?
夜幕降临,隐匿在老城区中的大元路悄然苏醒,华灯初上 ,照映焕然一新的街巷。
小朋友:变得非常好看,比之前漂亮好几倍。
芋包王闽南茶楼工作人员 :侧招什么的 就比较有市井气息。
牛排店店主:这条路铺成胶片的形式,走进来就会想起,鹭江剧场。
聪辉同安封肉饭店店员:水沟和雨水的下水道,全部都改变了。
八市阿杰五香店员:比较宽敞,住户比较方便,人流量也渐渐上来了。
人流量上来了,大元路的市井烟火气息愈发浓郁。扁食拌面、五香封肉、芋包馅饼……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小店,继续用舌尖美味,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品尝。
游客:氛围很浓厚,味道好,特色小吃,我们刚才一家店吃得不多,品种吃得很多。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厦门盛极一时的饮食商业街。扎根77年的赖厝埕扁食店,见证着大元路的历史变迁。
赖厝埕扁食店店主 黄国宝:侧招,马路,(提升)人人看得见, 从小在这边都有好吃的,都有好邻居,90%来我们的店,都是“情”字 是在这个“情”字上面 才一直坚持下来。
五光十色的大元路,与灯火璀璨的老剧场文化公园相得益彰。金城戏院、鹭江剧场,承载了老厦门人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生活,如今美食市集、音乐表演在文化公园轮番上演。让这里的文化生活有了延续和传承。
商家:感受到人文气息。历史的气息,这边市集应该是长期,把我们的老厦门的很多小吃、文化,一起放在这边来,让更多人感受到。
市民:我们也希望这个场地可以越来越热闹,年轻化一些,年轻人对新国潮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有一些活动可以和居民融合在一起,街区的发展可以跟在地生活做个交融。
记者 杨弘:以霓虹灯点亮复古韵味,用胶片图案勾勒历史脉络,活色生香的人间风味中,大元路续写着独属于厦门城市的市井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