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万里系家国——回望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四年国内考察足迹
原标题:行程万里系家国
——回望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四年国内考察足迹
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五个年头,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式现代化正渐次铺展万千气象。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历时30多天,走过12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春耕抽绿的田、川流不息的港、幸福和谐的家、澎湃动能的厂……总书记在行进中思索,擘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万里山河间的足迹,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毅,有区域一体化的布棋落子,有“民生为大”的初心,有辉光日新的赓续、万众一心的伟力。
“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脚踏实地走在人民中间。
改革潮涌
“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适逢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宏伟改革新蓝图如何起笔落墨?
考察,即调研,我们党的传家宝。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14亿多人的中国式现代化,何其艰巨又何其伟大。伟大变革,为现代化的砥砺汇聚磅礴伟力。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可清晰看到“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的鲜明指向。
“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畅所欲言。”2024年5月23日,山东济南,一场关于改革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门问策。
调研开路,调研破局。2月在天津,思考“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3月在“洞庭粮仓”,思索“让种粮也能够致富”;4月在重庆,着眼“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调研锚定重大改革命题,观一域之变、谋全局之势。
“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山东之行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起改革之“法”,第一条是“坚持守正创新”。一个多月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坚持守正创新”明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条重大原则之一。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敢于创新,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有“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锐气胆魄,也有“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抓铁有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陕西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袤秦陇大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有了更具象、更生动的表达。
粮食年产量超过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聚沙成塔的成绩单,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取得的,更是在“乱云飞渡仍从容”中收获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步履不停,改革向深处迈进。在地方考察,总书记触景生情:“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改革,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部署。
一座科学城,承载厚望。2024年10月17日,合肥滨湖科学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飞跃里,是对“你们这里各种要素条件集成优化的必然趋势”的肯定。
一所研究院,大胆探索。2024年11月5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同频共振,着眼的是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福建,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安徽,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湖北,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在海南,进一步明晰“加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奔涌的创新潮,赋能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山一程,水一程,弄潮儿向涛头立。
2024年10月16日,福建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上,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本蓝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仔细翻阅。
“这是当时开会的合影,时间过得真快。”书中一张老照片,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这份战略蓝图的场景:
“编这个规划的时候,自由港怎么搞?人员如何自由进出?金融、货币政策什么样?不知道,就去摸索,试点先行,摸着石头过河。看到今天的厦门,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贡献的”“必须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福建之行结束后不到两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发人深思。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必须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这条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坚定。
“我们生长的时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潮涌,如大河浩荡,冲关夺隘,一路向前。
区域落子
“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
3月,湖南长沙,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4月,重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9月,甘肃兰州,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至此,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9场区域发展座谈会。落子谋势,观局善弈。“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一席话,砥砺着只争朝夕的劲头,沉淀着久久为功的定力。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迢迢民族复兴路的关键一程,它在治国理政的大架构中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醒目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区域一体化乃大势所趋”。
不囿于一地,不限于一时,沿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而行,深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城市群调研……大战略运筹大棋局。
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区域发展如何看、怎么干?
从全局与一域的关系去看。
2024年4月,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杜伊斯堡见证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正是由此出发,越山岭、穿戈壁、过边境,古老的丝绸之路重焕生机。
重庆,不靠海、不沿边,何以成为开放新高地?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谋深思远。
湖北,九省通衢,如何用好战略叠加优势?
“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有序优化产业布局。”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
澳门,回归之初仅20多平方公里,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受限于“小”、受制于“单一”,桌子上怎么唱大戏?
“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深化协同发展”,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澳门时指出。再一次走进与澳门隔水相望的横琴,“一国两制”在琴澳和鸣中,有着生动而深刻的讲述。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万众一心的奔赴,汇聚成整个国家的发展势能。
在知与行的辩证中去干。
2024年9月11日,“黄河第一桥”中山桥上,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遐思万千。脚下,苍黄、雄浑的黄河水滚滚而下。
逝者如斯夫。从中游郑州到下游济南再到上游甘肃,5年3场专题座谈会,擘画大河之治,一张蓝图绘到底。回首这些年,“走一遍不是为了仅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动,知行合一,做行动派!”
行动,折射时间观、映照政绩观。站在更高起点挺起中部“脊梁”,要求“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把推动西部大开发视为“一项世纪工程”,要求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稳扎稳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调“不能犯急躁病”,“治理黄河的功利好坏,要以百年千年计,不能急,不能马虎”。
行动,从“广大”处谋划,于“精微”处落子,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篇章,有对地理格局、发展格局的精准判断,也有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破题之策和乘势之举。
短板,如何补?理念变,天地宽。在青海,叮嘱“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甘肃,要求“沿黄农业生产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长板,怎样锻?因地制宜,循势而行。在宁夏,强调“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在安徽,勉励“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条脉络清晰可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成为考察调研的高频词。总书记看得辩证,思得周全,行得稳健:
“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
“先吃饱肚子再吃好。我们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放慢绿色低碳发展步伐,也不能太理想化,首先要保证能源供应。”
…………
放眼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能更深切感知治国理政的大擘画,更清晰洞见大格局下的今日中国。
情怀如初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24年11月5日,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满目青翠。
菜农叶祥松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菜地。“问菜价,看长势,是干农活的‘老把式’。”临走时,总书记微笑着探身向前,伸出手来。老叶迈前一步,紧紧握住。
岁月更迭,情怀如初。有些地方就刻在记忆深处,总书记始终放心不下。
宁夏闽宁镇,一个牵挂了20多年的地方。
上世纪末,他第一次走进西海固,那里的“家徒四壁”令人心痛:“真正触动我对扶贫下那么大的决心,除了自己的经历,就是看了西海固。”
福建—宁夏,结下的“山海情”历久弥新。2024年盛夏,考察宁夏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关切询问起闽宁镇的近况。听闻“移民吊庄”的小村落已成“塞上江南”,总书记连连感叹沧桑之变:“过去这么艰苦的一个地方,变成了出葡萄美酒的地方,令人感慨和欣慰啊!”
甘肃引洮供水,一项关心了10多年的民生工程。
陇中,十年九旱。穿隧洞、劈峡谷,引洮河水、解陇中渴,这是当地的乡亲们日盼夜盼的大工程。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定西渭源县考察引洮供水工程,就定下了“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基调。
2024年金秋,再到陇中,去看一看“用水大户”农业的近况。在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树,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一渠洮河水,“解了燃眉之急”。总书记嘱咐:“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
“社会治理的重心应该放在基层”。
社区,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改革开放后,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镇化进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靠社区把大家拢起来。”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宁夏银川市长城花园社区、甘肃兰州安宁区枣林西社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社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
乡村振兴,一篇写在广袤田野上的大文章。3月湖南下稻田,9月甘肃入果林,10月福建看渔获,11月湖北进菜田……着眼的是“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观一域谋全局:“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其中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安民可与为义”。到民族地区、做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为民情怀:“要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老百姓的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件件攸关长远。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老一小”问题摆在更重的位置上。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总书记关切询问孩子们,“冬天都有热水吗?”“眼镜有多少度?”湖北潘家湾镇四邑村养老服务驿站,摸摸被褥薄不薄、问问饭菜是否可口,叮嘱老人们“把身体照顾好,活个大岁数,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灾害面前,考验着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映射着执政的价值取向。去年洪灾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的灾区,看补种抢种的进度;北方入冬之际,在北京、河北的灾区,看温暖过冬的保障有没有到位;2024年春节前夕,他惦念着灾区乡亲们能不能过个好年,赴天津考察,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
花糕、年馍,窗花、灯笼,处处是年的喜庆。挨家走过去,看得细致、问得亲切:“还有什么需要党和政府关心帮扶的事?”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总书记的这句话,正是今日中国最生动写照。
2024年11月,在湖北四邑村,一张《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根本的变化”,镜鉴干部作风之变,事关民生福祉。
“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人民”二字,重千钧。
文脉赓续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文化不断流、再传承,于当代中国意味着什么?
寻历史文脉,探精神长河,“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吧?”习近平总书记询问。
“确是指地理方位。‘中’如旌旗,意指中心、中央。‘国’是会意字,城池壕沟、执戈守护。”
这段对话,在2024年9月10日,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伫立于镇院之宝何尊前,端详铭文“宅兹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思。自古以来凝聚起亿万国人的“中国”,历经数千年绵延赓续,成为革故鼎新的文明印记。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正是我们弦歌不辍的根,是文化自信的源。
漫步天津古文化街,感慨“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领悟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置身湖南常德河街,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甘肃天水伏羲庙、麦积山石窟,感叹“看了这些文明之光、艺术之光,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湖北云梦县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思索“中华文明里能看到历史的深厚积淀”……
回望,望向历史深处,望向传世瑰宝,更深刻洞察“第二个结合”,更深刻感悟“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要更好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学习”“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灿若星辰的文明瑰宝,讲述着辉煌的过去,丰厚着日新月异的现在,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铺展通向未来的道路。
安徽桐城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从这里收获启迪。“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谦让,谦虚,和为贵,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基因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自觉传承这种精神。”总书记汲古言今。“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激荡新的力量。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倾听历史的回响。一抔热土一抔魂,为有牺牲多壮志。重温75年前惊心动魄的这一战略决战,总书记赞叹“军队打的就是士气!”“我们对这些历史都很早就了解,但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琢磨、吸取营养,从中去提炼、去升华我们的领悟。”
福建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勾勒了和平年代的英雄画像。“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敬仰。就像总书记有感而发的一席话:“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一位代表。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这条路,才是人间正道。”
他们的精神凝聚、价值沉淀,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灼灼生辉。他们传承了千百年来炽热深沉的家国心、民族魂,承载着5000多年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又将他们通过奋斗书写的新的精神,留驻在一代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共同筑起我们富饶的精神家园。
这是文脉的赓续,这是精神的力量。
关山万千重。“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常以登山喻征程。他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提到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14亿多人的现代化,何其伟大又何其艰巨。脚下每一步的攀登,都是英雄意气的聚力,都有万众一心的伟力。
5000多年文脉华章,100多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波澜壮阔……中华大地“郁郁乎文哉”的浩荡气象,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奔涌着“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着民族复兴澎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