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十一)海沧区渐美村:安居乐业 “渐行渐美”
在海沧,10个城中村以全区14%的土地面积、承载着近50%的人口,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海沧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探索形成了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模式。今天的全媒体报道《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厦门实践》,我们一起走进海沧区渐美村,看看它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参与、多方投入等方式,在打造美好生活的路上“渐行渐美”。
渐美村位于海沧中心城区,距离区行政中心约500米,是典型的城中村。和其他城中村相似,它也曾面临环境脏乱、遍地违章搭盖、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如何让城中村更好与城市融合发展?渐美村围绕居民所需所盼,探索形成了“七先七后”的治理模式,一体推进设施、功能、环境等提升。
海沧区海沧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王永轩:比如有一项“先地下后地上”,我们把所有地下的工程一次性开挖,这样做不单是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扰民,开始老百姓对我们抱着一个怀疑的心理,我们就层层进行发动宣传,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房东大会,给老百姓讲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我们要怎么干,我们不是喊口号,而是有实际行动来做这项事情。
治理期间,村里党员干部发挥模范作用,主动将自家违章搭盖的铁皮房拆除,带动其他居民让地出力。
海沧区渐美村居民 李国平:我这边房子左边有一个铁皮房,作为老党员我们是义不容辞,应该起带头作用,所以我自己就把它拆除了,对环境卫生,对整个村都有好处。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渐美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强弱电入地、彻底告别空中“蜘蛛网”,将拆除违章/腾挪出的空间用来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改造提升公共设施。在村口,治理修缮后的龙舟池公园水清岸绿,吸引不少居民在木栈道上垂钓,这里不仅成为渐美村的“颜值担当”,还让这里的划龙舟传统得以传承。
海沧区渐美村居民 蔡芳得:原来水质都是很差的,通过整治,把那些污泥都处理掉了,水质好了很多 /每年都有举办龙舟赛。
要推动城中村治理常态长效,需久久为功。为此,渐美村通过“智慧+大物业”模式,构建起全域治理长效机制。进村的7条道路都设置了道闸,实现像小区一样的闭环管理,村里还引入智慧管理平台,破解城中村人多难管的问题。
智慧管理平台喊话:请古渡口周边摆摊的摊主,麻烦把你们的污水,一会倒到大管家提供的污水桶里面。
通过智能音响远程喊话,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抓拍道路违停、占道摆摊和管控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等功能。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中,渐美村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视为治本之道,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
海沧区渐美村党委第一书记 许朱充:建立激励机制,每月针对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每年评比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优秀房东。
在渐美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80%,如何让这些“新渐美人”安居乐业,由“流入”变为“融入”,是维持城中村和谐、繁荣的关键。
像这样的公益早教班,每逢周末都在渐美村举办,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到科学育儿知识。这样的课程目前已经在渐美村举办超过60节,服务500多组家庭。
海沧区渐美村党委委员、妇联主席 许月琼:我们积极探索“融合+共治”治理模式,发动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村庄治理、参与身边榜样评选,为他们的子女开办兴趣班等,让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还有归属感。
海沧区渐美村居民 王朝阳:我来自莆田,也是农村出身,我就发挥自己的特长,全程参与渐美这里的改造提升工作。现在在村里走,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由蓝图变成了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图景,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记者手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渐美村人口已经超2.2万人,相较去年增加了约2800人,这是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取得成效、造福群众的直观体现。在渐美村的采访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硬件设施改造提升的成果,更能感受到治理的热度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人人参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已然形成,渐美村在打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渐行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