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辟谣“浙大研究”,谣言也要蹭名校?
近日,浙大辟谣了 网传的“浙大研究成果”。此前,网上有视频称,冷冻馒头不能吃,因为馒头冷冻超过两天会长出黄曲霉毒素。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东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大学没有做过冷冻馒头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一般在零下18℃,湿度也相对较低,并不满足黄曲霉菌产生毒素的条件。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我们也普遍了解将食物放在冷冻室,可以安全地保存更久的时间。然而,当谣言前面加上“浙大研究发现”的帽子,不少人还是将“馒头冻两天就不能吃”当作了事实。这也正反映出谣言喜欢蹭名校名声的原因,那就是通过科研院所的背书,让谣言看起来更有可信度,继而获得更高的点击量和流量。
尽管有时候,相关内容看起来有些荒唐,蹭高校名声的方式也不那么高明,但这依然不妨碍谣言的病毒式传播。就比如“清华科学研究显示:男性过度关注国际形势、军事等内容,容易导致贫困”曾是社交媒体上的热帖,而这一结论出自清华的“证据”却仅仅是一张带有“清华大学”四个字的信纸。
其实,蹭成果、蹭学历已经成了一种传播策略。这一现象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并不陌生:不少食品在网络上售卖时,会打着“农大”“农科院”的旗号,一些护肤品也会在宣传中标榜自身由某著名大学实验室研发。此前,上海消保委曾就热销的“九0农大蔬菜卷”给东北农业大学发去查询函,对方明确表示,该产品不是学校生产的,学校与商品包装上所标的受委托制造商和委托制造商也没有开展过任何合作。这也再次证明了商家利用学校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的事实。
高校和科研机构容易被“盯上”,因为它们是科学性和专业性的代名词,天然地拥有大众的好感和信任。在海量的信息中,含有高校大名的内容容易脱颖而出,被更多人接收到。若是相关谣言持续增多,不仅会误导公众,也会损害高校的声誉,消解科研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所以,高校应该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并及时辟谣,不能任由自己被“碰瓷”而无动于衷。在发布相关研究成果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被断章取义或误读误解。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平台的责任也不可忽视,不能因为某些信息看似出自科研院所就放松审核,对一些鱼目混珠和指鹿为马的内容,要及时监管审核,并依据规则进行处置。公众也应该在浏览信息时保持理性,多一分思考和怀疑,也就少一分被“伪科普帖”欺骗的可能。
高校频繁被“碰瓷”也提醒我们看到权威科普信息供给上的不足。尤其是当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演进,新平台上需要更加广泛地开展权威、生动、精准的科普工作。高校、科研机构也可以多多加入其中,共同为科普做加法,搭建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当公众科学素质的水位不断上升,虚假信息的流通速度自然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