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旧 这么新:寿山石雕 VS 3D打印 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文博会今天就圆满收官了。今年的文博会,展出了一批精美的寿山石雕,而与它们同台竞技的,有3D打印技术制作的雕像。新老雕刻技艺的碰撞,又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呢?今天的全媒体短视频《那么旧,这么新》,我们一起去看看。
福建省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 余卫平:用圆雕的技法,我们看,上面大,下面小,首先他重心要掌握好,否则这个作品就很难让它稳固下来,寿山石的雕刻技艺,实际上是从南北朝的时候开始,1300多年以来,尤其是明清以后,寿山石雕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福建省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 余卫平:先通过计算机,把这个设计稿建模,然后用锡材料,通过3D打印机逐层地把它堆砌起来,最后才在外面做一些装饰,腰部的兽头,肩的肩兽这个部分,都是属于传统工艺的装饰。
福建省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 余卫平:3D技术在我们工艺美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造型设计更加现代化,工序时间可以节省很多,在计算机里可以随时变动设计,跟原来手工的做法相比,省了非常多的时间,如果是从文创的角度来说,能够大幅降低成本。
福建省民间文学家协会副主席 余卫平:它其实对传统的工艺美术 有一个很大的冲击。(您觉得这个冲击是好的还是不好?)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好的,3D雕刻,任何角度它都能做,可以替代一部分的人工劳动,但是作为珍藏品来说,高端的艺术品来说,人工是不会被这个3D技术完全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