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免陪照护服务”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厦视直播室 2024-10-27 21:12:42

2024-10-27 21:12:42

“免陪照护服务”国家指南来了

家人患病住院该如何陪护,是困扰不少家庭的难题。为了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后顾之忧,我市正积极试点推进无陪护服务模式。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在国家层面就“免陪照护服务”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具体一起来看。

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

根据通知,国家医保局将各省目前名称和内涵不一致的护理价格项目统一分类,包括分级护理、专科护理、专项护理三大类,整合为22项价格项目。其中,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评估后,给予不同级别的基础护理服务,由重到轻分为特级、Ⅰ级、Ⅱ级、Ⅲ级护理。

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

除了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国家医保局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所谓“免陪照护服务”是指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就是常说的“无陪护”服务。总体上,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员岗位职责相对固定,专业性更强,既有利于照护患者,也能够减轻患者家属负担。目前,国家医保局明确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

费用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那么,“免陪照护服务”如何收费呢?针对地方的探索经验,国家医保局对“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2024年底前各省对接落实立项指南后,试点地区免陪照护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 蒋昌松:各省要合理制定统一的基准价格,那么根据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各地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逐步来调整优化护理的价格。

虽然此次通知并未明确具体的服务价格,但今年年初,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整体护理按床日收费政策试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患者住院期间,无陪护服务的费用,打包纳入 整体护理按床日收费。不仅如此,整体护理按床日收费 按试点公立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70%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医保支付标准以内的部分按基本医保规定支付。也就是说,患者住院期间的无陪护服务费用,自己只需要付30%,剩下的70%由医保报销。目前,厦门部分医院已经执行,医院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收费标准分为三档,每天100元、160元、230元不等。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牛建平:整体护理的这个费用蛮高的,要自费的,工作就没有开展起来。从它纳入医保了以后,这个障碍一扫除,我觉得工作开展得还是蛮顺利的,绝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都给了支持和好评。

据了解,目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全院都已经在开展无陪护服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市海沧医院、市第五医院等医院的部分病区也正在试点。市卫健委表示,今年年底前,全市将会有60个病区启动无陪护服务试点。

“免陪照护服务”如何提升?

有这项服务肯定是好事,但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护理员的服务是否到位,照顾是否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提升护理员的专业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呢?我们接着来看。

规范护理流程 接受多重监督

国家医保局表示,为保证服务质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对此,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今年,由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台湾专家共同制定的《“无陪护”医院服务规范 通用要求》正式发布。《要求》对“无陪护”服务的术语定义、服务组织、服务设施设备、服务提供等进行了界定。特别是在服务提供环节梳理了从咨询预约、入院办理、需求评估、个性化服务项目实施及后续关怀的全方位流程,涵盖了医疗专业护理、日常生活照料、餐饮供应、陪同检查等多个维度,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专业化的照护服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 王志军:这个标准,它是我们在两岸医疗领域首创的一项标准,它填补了我们医疗领域无陪护标准的空白。

专家表示,不仅要有规范的流程指南,对护理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与考评也至关重要。在福建,护理员上岗后,他们的工作质量要接受患者家属、医院和公司的多重监管,每天、每周、每月进行打分。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 陈媛:这个会指导他们绩效发放,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约束力。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岳:要设定好相应的标准和培训,而且有相应的考核指标,由病人家属来考核护理人员。

提升薪酬待遇 吸引护理人才

此外,为更好体现护理技术劳务价值,专家表示,要推动调价结果向护士薪酬水平传导,吸引并稳定更多人才从事护理工作。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研究员 张圣和:(让)护理价格调整的红利去传导到一线的护士队伍上面去,从而去提高护士这么一个职业的吸引力,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才去愿意从事护士工作。这样的话才能够去稳定并壮大我们的医护人员的队伍,从而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么一个缺口的问题。

新闻观察:“免陪照护服务”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您觉得应该怎么推动“免陪照护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2010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提出“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即“无陪护服务”。2011年,天津等地试行,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起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国家医保局出台的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同时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标志着无陪护服务进入规范化阶段,也为有序推广“无陪护”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个名称上有个变化,从“无陪护服务”变为“免陪照护服务”,我感觉就是进一步规范化的一个体现,“无陪护”字面上容易误解成无人陪护,事实上应该是免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由专人照护的一种服务,因此“免陪照护服务”的说法明显更为精准。

“免陪照护服务”模式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优化医院的治疗环境,具有推广的价值:对于患者而言,专业照护可以提高就医体验感;对于家属而言,减轻了照护压力,特别是时间、精力和照护能力上的困扰,将专业的事交给经过专业训练的护理员;对于医院而言,病房秩序得到改善,患者享有更安静、适合康复的环境,同时还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目前,“免陪照护服务”推广的障碍主要是“不接受”“不放心”:不接受是因为一些患者家属担心亲人得不到良好的照顾,特别是看不到护理员如何照护患者,不太接受这种模式;不放心是对护理员的服务质量存在质疑。多地已经开始有益的探索,推进“免陪照护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规范化方面,我们看到,除了国家医保局、福建省卫健委的相关政策外,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还联合台湾地区的专家共同制定了通用规范 ,从概念界定到流程要求对这项服务做出规定;在专业化方面,通过对医疗护理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监管和考评等方式,持续提升护理员的专业性。随着“免陪照护服务”需求的增长,对护理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还需建立健全护理员培养、晋升、福利薪酬机制,建设一直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员队伍。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