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 致敬风华(三):寻找陈勤

特区新闻广场 2024-10-18 22:22:23

2024-10-18 22:22:23

提到黄继光、董存瑞,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解放厦门的战役中,也有一位战斗英雄——陈勤,他被授予了特等功臣。今天的《来去厦门 致敬风华》系列报道,跟着记者,一起去寻找这位英雄的足迹,听听他的故事。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2师274团3营营长 原31军副军长 任进贵(已故):敌人的各种火力,迫击炮都开始了,一起都压下来。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274连连长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 王成斌:陈勤上去了,他抱着炸药冲进去,你打也好,我这个炸药也响了,这就完了,同归于尽算了。

记者 肖鑫:陈勤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现在我们准备启程前往泉州南安,一起寻找答案。

来去厦门 致敬风华:寻找陈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位于泉州南安的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驻地。73集团军的前身,就是解放厦门战役时期,陈勤所在的31军。在这里,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有关陈勤的资料。

记者肖鑫与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龚学平:这个就是陈勤的故事

在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红色尖刀连”连史馆,我们看到了陈勤的一张照片,一张坚毅,却稍显青涩的脸庞。灯箱上的照片和文字,将我们拉回到75年前,1949年10月15日。当天晚上,为了解放厦门岛,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2师第一梯队的战士们,由鳌冠和郭厝起航,渡海作战,向厦门岛西北侧的石湖山、寨上方向发起进攻。在抵达寨上附近海滩时,部队遇到敌人强大的火力封锁。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274团1营营长 原江西省军区司令员 王保田:经过几个小时的争夺,突破口仍然没有打开,到了下半夜,潮水落下去又涨回来,我们心里很清楚,天亮以前打不上去,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这时,营长王保田将已经登陆上岸的战士集中起来,向敌阵地突击。在炮弹烟雾的掩护下,2连7班副班长陈勤抱起炸药包,冲到一座碉堡旁,准备拔掉这根“钉子”。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274团1营营长 原江西省军区司令员 王保田:结果炸药没有响,被海水泡湿了,陈勤急了眼了,挺身而出抱着炸药包,堵到敌人的射孔上,等着敌人用枪把炸药打响,他打算和敌人同归于尽,掩护部队冲击,像董存瑞的举动一样,敌人被他吓呆了,丢下机枪就跑了,他看没有动静不打枪,他就顺着射孔就钻进去了钻进碉堡。

记者肖鑫与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龚学平:那个时候陈勤拿着炸药包,往敌人碉堡冲去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抱着这种必死的决心了,对,已经做好了牺牲而完成任务的准备。

我们无法得知,冲向敌人碉堡时的陈勤在想什么,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他无惧牺牲。陈勤夺占敌人碉堡,为后续部队进攻打开了通路。不久后,登陆作战的各突击部队全线突破了厦门北部防线。10月17日,厦门宣告解放。战后,陈勤被授予厦门战役特等功臣。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杨烨鋆:根据老首长回忆,陈勤是南方人,水性比较好,后续的一些资料,我们这边可能暂时是还没有进一步掌握。

陈勤是幸运的,他见到了厦门胜利解放。但很多年轻的生命,却定格在了厦门解放的前夜,他们燃烧自己,照亮了黎明前的黑夜,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2师274团3营营长 原31军副军长 任进贵(已故):我们全营在此伤亡约300多人,包括伤后死的,淹死的,在这个地方我们营死亡将近一半。

根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完全统计,解放厦门战役期间,超过2000名解放军指战员牺牲。

厦门解放后,陈勤成为了当时31军官兵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那股为了理想信念的拼劲儿,感染着身边的战友们。1965年,陈勤所在的连队,在全军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尖刀连”荣誉称号。

1965年以来,“红色尖刀连”被上级记集体一等功6次、集体二等功11次、集体三等功20次。

时至今日,陈勤的精神仍然在传扬着,他曾经所在的7班,在各项训练、考核中争优、争先,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看着战士们年轻的脸庞,坚毅的眼神,我们放佛又看见了陈勤!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龚学平:7班就是我们“红色尖刀连”的门面,作为7班的一员,在个人思想,包括平时的工作作风上面,那都是必须是最优秀的同志。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卡绕阿布: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 肖鑫:很遗憾我们没能找到更多关于陈勤的资料,但是在这些年轻战士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他的身影,75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新兵加入7班,不断有老兵退伍,但是陈勤身上的那股劲儿,一直在他们的身上赓续,传承。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