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吧!后浪(三):我们为什么需要手术机器人?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9-15 22:10:19

2024-09-15 22:10:19

近年来,国产药品、器械研发不断突破,无数患者因此重获新生。今天的《奔腾吧!后浪》,我们带您去认识一位年轻的医生,他和团队参与研发了一台全世界领先的手术机器人。

记者肖鑫:你见过手术机器人吗?它就是,这款机器人在心血管这个细分领域世界第一。

陈翔介绍手术机器人:假设没有这个(手术机器人),我们人得在这边去操作整个器械,其实很繁琐,等于说这个机械臂就替代了我们人工的手。

他是一位心脏内科医生,也是这台手术机器人研发团队的骨干。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 陈翔:去年我们年底做的全球第一例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就是它来完成的。

记者 肖鑫:借助机器人来做手术,可以说是当前全世界心血管医生们竞相追逐的热点。但为什么要用机器人呢?回答这个问题前,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将手放到左前胸。

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带去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确保身体的正常运作。我们每个人的心脏上,都长着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还有肺动脉瓣。它们就像心脏上的“阀门”,虽然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但必须各司其职、共同协作,确保心脏持续泵血。

记者 肖鑫:但任何一个“阀门”出问题,都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引发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近年来,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正快速攀升。当前,中国大约有2500万人正遭受瓣膜性心脏病的影响,患病率达3.8%,也就是说,差不多2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心脏瓣膜病患者。

记者 肖鑫: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逐渐普及,这种手术相对创伤小,恢复快,但对医生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 陈翔:(导管)从大腿根部进去,整个操作虽然是在心脏里面,但是其实整个伤口基本上小于一厘米。

陈翔今年39岁,他所在的团队,平均年龄也只有35-45岁,但他们已经做过800多例瓣膜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手术,数量在全国排在前列。

陈翔:我们其实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抢救,能深刻体会,(瓣膜性心脏病)晚上突发急性左心衰的时候,那个是生不如死的感觉,如果能在最微创的情况下,最合适的时机,给心脏做一个非常好的修复,能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其实是我很希望能看到的。

记者 肖鑫: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得了瓣膜性心脏病,都能做得起手术。因为,太贵了。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瓣膜性心脏病的次均住院总费用是所有心血管疾病中最高的,材料费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也比其他心血管疾病更高。因为这项手术用到的器械,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价格昂贵,单次手术的器械花费,最高超过30万元。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 陈翔:大部分的患者都很难去支付这样一笔高额的费用去做这个手术,我面临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希望能研发多几个赛道的产品,防止国外企业的垄断,把整个手术的费用能降下来一半,甚至是能降低7成,让更多的患者获益,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从2019年开始,陈翔和同事们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国产瓣膜手术器械研发。在优化升级器械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如果能研发一款机器人来辅助国产器械做手术,上手更快,操作也会更稳定。

两年前,陈翔在厦心医院院长王焱的带领下,与科技公司展开合作,研发他们想象中的心脏手术机器人。

记者 肖鑫:这是手术机器人早期的样子,光是核心零部件,就有600多个。

上海术济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钢:它的整个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跨了不同的领域,它有机械结构,有电器的,有电子电路,还有软件,所有这些不同的技术元素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确定的一个临床需求来服务。

从一张图纸,到真正组装成为机器人,研发团队加了大半年的班,光会就开了100多回。定型后,他们又轮流在试验室里呆了整整一年,试验超过1000次。

反复推倒重来,再推倒重来,终于,这台机器人迎来了关键一步:人体试验。只有人体试验成功,才意味着机器人的研发之路迈向胜利,但如果失败,不仅要接受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还可能终止试验方案。这意味着,一切付出都将归零。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 陈翔:压力确实是很大,要让患者理解接受,患者家属理解接受临床研究,当然我们前期做过很多的动物(试验),包括体外模型(试验),即使这样,器械仍有一些不稳定性,我们在不稳定性与手术的想要成功的确定性中找一个平衡。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主治医师 姚彦尔:有很多未知,我们不了解(机器人)能达到什么样一个程度,如果说有万一的问题,我们都要去想尽量怎么去解决去避免。

终于,机器人与医生密切配合,成功为一位68岁的患者修复了受损的二尖瓣。这台手术也是全球第一例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在心脏手术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 陈翔:虽然自己一直在参与这个项目,但是,这个手术真正能落地实现,我现在都觉得还是有点梦幻。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主治医师 姚彦尔:肯定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个是在全球没有人做过的,我们是走在最前面的。

现在,厦心医院常规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高难度复杂手术,多项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此外医院积极参与临床器械研究,目前已开展的研究项目有110多项。2022年开始,医院还发起“心苗计划”,面向全球招收青年心血管专科医师来厦培训,带着这些“心”的希望,奔赴山海。

“心苗计划”印尼访问学者 苏里奥·阿迪·胡托莫:在厦心,我学习到了领先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心苗计划”巴西访问学者 安东尼奥·费利佩·莱特·西蒙:我希望将学习到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带回我的家乡,让更多的巴西患者获益。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王焱: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们已经出访7个国家,我们用中国的这些先进的一些设备和器械,帮他们处理了非常危重的一些患者。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手术机器人?

或许,中国医者对手术的探索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距今5000多年前的一具头骨,见证着目前中国最早的开颅手术。这件石质的砭镰距今约3400年,有观点认为这是当时切割痈疮用的手术刀。200多年前,清代医者高文晋编写《外科图说》,书中对手术器械的描绘就有三十多种。进入当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创介入手术开始在中国逐渐推广,1991年,国内首次独立完成了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97年,我国第一台医用外科机器人CRA-S诞生,它成功实施了立体定向颅咽管瘤内放射治疗术。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无论从最原始的工具,到如今的心脏机器人,还是从神农尝遍百草,到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再到今天无数个陈翔这样的团队,千百年来,中国医者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这条路的名字是“救死扶伤”,而路的前方,永无止境。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