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鳌园附近滩涂出现大量中国鲎幼体
说到集美鳌园附近的滩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拍照打卡和赶海圣地,但您知道吗?这里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天然的产卵区和育幼场。昨天上午,研究人员就在鳌园附近的滩涂上,发现了大量中国鲎幼体,其中一个小水坑里就有45只,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国鲎幼体数量和密度最多的一次。
集美鳌园附近滩涂出现大量中国鲎幼体
眼前这只身披硬甲、匍匐前进,认真“拱沙”的海洋生物,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的幼体。昨天上午9点多,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翁朝红教授,在集美鳌园嘉庚纪念馆附近的滩涂调研时,惊喜地发现许多中国鲎幼体正在爬行觅食,其中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水坑里,竟然聚集了45只中国鲎幼体。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翁朝红:除了这个水坑,还有其它这一些有水的潮滩都有幼体,我们发现今年的调查(数量)比去年的多,说明这一块滩涂,它的潮间带底子仍然适合中国鲎育幼。
中国鲎是一个古老的物种,距今已经有4亿到5亿年的历史,被称为活化石,有着较高的科研和医用价值,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夏天,成年的母鲎会背着公鲎来到高潮区沙滩产卵,等鲎宝宝孵化出来,再自己爬到潮间带发育生长,在这里它们要生活十几年,经历十几次蜕壳,最后游向大海。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翁朝红:它对潮间带的滩涂,它的底子是有要求的,它不是沙也不是泥,它必须是泥沙滩这样的一个环境+在潮间带它要生活十几年,所以潮间带的滩涂对它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活区。
齐心守“鲎” 共同保护中国鲎栖息地
翁教授说,集美鳌园周边既有适合产卵的沙滩,又有泥沙混合的滩涂,正好满足中国鲎的繁育需求。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中国鲎的保护力度,开展了多次增殖放流,执法人员也对非法捕捞中国鲎进行了严厉打击,这里的中国鲎幼体,无论是数量还是密度,都在以喜人的速度增长。不过令研究人员担心的是,由于集美鳌园地处集美学村,是一处热门景区,到了夏季,潮间带丰富的海洋生物,吸引了不少游客来体验赶海的乐趣,这段时间又恰好是鲎幼体“长身体”的阶段,大量人潮不断踩踏滩涂,可能会破坏中国鲎的生长环境。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保护好中国鲎赖以生存的这片滩涂。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翁朝红:(鳌园滩涂)目前是咱们厦门,应该来讲是鲎幼体密度最高的地方,呼吁相关部门在周边多增加一些科普宣传栏和一些保护中国鲎的标志。另外一方面的话,我们怎么样去让滩涂的鲎幼体能够安全地生活、生长,建议可以在这边做一些观鲎的玻璃栈道,然后增加一些专门的游客通道,引导游客走专门的通道,不要在整个滩涂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