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育部门“台语词典”收录粗俗词汇被批
赖清德执政之后,为了所谓“去中国化”,在语言文化上又搞出了一系列小动作。不仅将闽南话改名为所谓的“台湾台语”,近日又更新了所谓的“台语”常用词典,但是在新增的词语当中竟然包含了一些辱骂性,甚至是低俗的词汇。
台当局为了强化所谓的“台语”使用,台教育部门打造的所谓“台语常用词典”,在新增的300字词中,竟然包含一些粗俗词汇,在这本词典的官网查询就可以检索到,民众认为这样的教育会有偏差。
台湾民众:你从小就教小孩子这种,负面的这样不好。
台湾民众:感觉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会有点偏差。
台湾教师 区桂芝:小孩子的确是有可能学坏,而且会坏的很有理由,因为字典里面都有,为什么不能用。
台湾教育界也批评说,这类低俗词语已完全看不到闽南话的文化底蕴,更失去方言品味,是切断文化认同的毒药。
台湾教师 区桂芝:闽南话它就是来自中原,你再怎么“去中”,当然也去不了。
台教育部门回应称,词典里是以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到的,且具有所谓“台语”特征的词型为主。但舆论认为,如果打着教育的旗号搞所谓“去中国化”,却将低俗有带有攻击性的词汇加入词典,不知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拿闽南话搞“文化台独”,民进党瞎胡闹、白折腾、必徒劳
上台刚满百日,民进党当局就迫不及待把闽南话认证考试和两个方言辞典改头换面,启动了所谓“台湾台语”社会化、日常化的所谓“正名”操弄。台湾文化本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论民进党再怎么包装,也改变不了闽南话作为汉语地域性分支的本质。更多内容请张慧带来梳理。
在赖清德被称为“文化台独3.0”的“8项文化主张”里,主要的操作,就是将汉语改称华语,把普通话与闽南话、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并列为“官方语言”,强行塑造所谓“台湾台语”的主体性,压制普通话在岛内的影响力。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认为,赖清德是在“用闽南话做‘台独’表达”。
赖清德有“台独金孙”的名号。在岛内既会搞显性的硬“台独”,又要做隐性的软“台独”。而语言上的“去中国化”,就是要在台湾内部制造对立撕裂,这跟修改课纲、删除古文、篡改历史是配套的,都是赖清德试图通过刨根、抽骨、断魂的“文化台独”,切断文化认同,改变身份认同。
“文化台独”是岛内“台独”势力在“以武谋独”不可行、“法理台独”不敢搞的背景下,通过虚构历史、渲染悲情、炒作民粹、洗脑民众尤其年轻一代等方式,进行的负隅顽抗式的最后挣扎。而“台独史观”则是“文化台独”的七寸所在。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只要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秉持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铸牢民族认同之剑,“台独史观”必遭斩、“文化台独”必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