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两岸】走进城市中的自然课堂 与孩子们一起感受“厦门绿”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厦门不断拓展园林绿化发展空间,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四顾则是怡人的“生态绿”。一花、一草、一木构成了城市中的美丽画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自然、保护自然?本周的《打卡两岸》,我们带你走进身边的自然课堂,一起感受厦门的绿。
记者 许晨晨: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魔芋,是由什么植物制成的吗?什么植物被视为“活化石”?哪些植物又是肉食主义者?,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你就能找到答案。
猪笼草的猎物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捕食的呢?这些生动有趣的图文被称为自然笔记。每逢寒暑假期,厦门市园林植物园都会针对青少年开展公益研学活动。鼓励孩子们走进自然,记录自然。
植物园内,目之所及都是知识点。原来笔筒树过去是恐龙的口粮,瓶子草、猪笼草都是食肉植物,书本上的内容,这一刻都具象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学生 陈嘉言:我可以看到植物的样子,还可以看到它们是怎么排水,怎么捕食的。
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在幼小的心灵里,默默埋下了保护自然的种子。
厦门市演武小学学生 蔡乐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都是很珍贵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保护,
学生家长 欧阳云珍:他们通过学习去观察这个植物,他会懂得从自然界当中去学习,一些观察的方法,一些总结的方法,对于植物的观察可以培养他一个热爱大自然,包括热爱生命的过程。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梁育勤:我们要引领青少年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然后从而喜欢上自然,那他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保护自然的情感跟行为。
生活在厦门,你还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自然风景。作为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拥有多样的绿色生态景观,这其中就包括红树林。
记者 许晨晨:随着人们对红树林的认识不断加强,现如今红树林不仅是我们城市中的“海岸卫士”,也成为了科普教育的天然课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
敏捷的招潮蟹在滩涂上玩着捉迷藏,这些小小的洞穴就是它们的家。
孩子们化身小小探险家,在红树林中与底栖生物来了一场亲密接触。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常年举办着各式各样的研学活动。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红树林的生存环境,对于红树林的生态功能、物种构成等方面也能有一定的认识。
厦门市育青学校学生 林妙慎:,很有趣,很多树林这些的,很多爬行动物 ,可以看到更多大自然的东西。
厦门市金尚小学学生 张译文:因为有了红树林,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动物,比如说鸟。还有蟹类,还有鱼什么的。
研学导师 郎晓霞:孩子在这个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保护红树林 修复红树林,对于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哪里,也同时培养起来孩子在生活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做好科普教育工作,园区还建设了专业的生态展厅、宣教室、标本室等,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厦门国贸商产文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广东:园区开发了多主题研学课程,包括红树林科普,双碳蓝碳实践教育,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四大主题,内容涵盖1到12年级科普内容,丰富生态科普教育的形式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