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全面推进公交“六进”服务 已开通17条线路

厦门日报 2024-07-29 09:05:47

2024-07-29 09:05:47

公交车开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覆盖更多公共出行“盲区”,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更“开”进了人民群众的心坎儿。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4月以来,市大交通办牵头各区政府、市国土交研中心、公交集团以及交通、交警等相关单位,合力开展公交“六进”服务,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进”的态度、“快”的作风、“干”的成效,更好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民生福祉。

记者近日从市大交通办、厦门公交集团获悉,我市已开通17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覆盖全市六区。

“六进”即公交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等“最后一公里”公交线网薄弱区域。目前我市公交“六进”线路共服务13个点位,包括3个小区、3个学校、4个园区、2个医院、1个商圈。

公交“六进”服务提出后,受到了广大市民乘客的关注。市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详细了解线路规划走向、站点设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改造等情况,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推进公交“六进”服务工作。

厦门目前有3条地铁线路、8条BRT线路、420条常规公交线路(基本需求线路),已逐步形成“以地铁、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厦门公交集团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充分总结分析既有公交地铁接驳线基础上推出公交“六进”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贴心的公共交通服务。

打造人民满意公交

优化公共交通体系

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这“六进”,听起来并不陌生——这是厦门公交几十年来如一日服务文化的更进一步传承,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比如,每个公交“六进”服务点位,在研究时均经历多轮现场踏勘和意见征集。以湖里创新园为例,有关部门、设计人员先后5次现场勘察,掌握路况、站点、停车区域等硬件条件,制定改造项目清单;多次与园区管委会对接,征集园区企业意见与建议,掌握出行需求和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线路走向、停靠点位、发班时间等。

此外,在设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时,并不拘泥于常规线路。厦门公交集团精准分析乘客出行需求,灵活设计多样化线路形态,串联服务区域与地铁、BRT站点或公交枢纽,通过“短、频、快”的微循环运行模式,完善“地铁+BRT+公交”的服务网络。目前已开通的公交“六进”服务线路,不仅有“M”字头的地铁BRT接驳线,还有“3”字头的高峰专线、“4”字头的社区公交。同时,在服务区域因地制宜设置多个停靠点,形成多点循环,并配套增设特色样式站牌,节约空间的同时方便乘客识别。

“新时代给公交出行带来新变化,也赋予‘六进’更多的含义。但我们初心不变,全心全意用便捷、可靠、品质出行服务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群众品质出行

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目前,思明区源泉山庄、软件园二期,湖里区自贸区象屿园、嘉福花园、弘爱医院,集美区厦门医学院、安仁产业园,海沧区复旦肿瘤医院等多个点位,均已实现公交车开进地块内部。

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将公交站点设置在服务区域内部或主要出入口,是公交“六进”服务线路的一大特征,也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首先,步行少了,乘客平均步行距离减少约392米。服务弘爱医院的M47路站点设置在门诊楼门口,来医院就诊的步行距离由400米减少至100米,同步配套风雨连廊,实现候车“雨天不淋、晴天不晒”。

其次,拥堵少了,全市平均每天减少机动车通行量约1388辆次。服务源泉山庄的402路,开通后每日约有600人次乘车。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机动车出行量减少约180辆次,从而缓解柯厝路高峰期交通拥堵压力。

再者,花费少了,部分点位乘客每月预计减少出行成本约450元-700元。服务自贸区象屿园区的M12路,在调整后深入园区,吸纳了不少新乘客。一位乘客表示,如今通过“地铁+公交”出行,相较原先私家车出行,每月可节约出行成本约624元。

“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客流自然就多了。”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增的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对比开通首周,日均公交客流量增长52%;优化调整的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对比调整前,日均公交客流量增长45%。

链接

厦门公交集团表示,根据“分批次推进、成熟一条、实施一条”的原则,将持续优化公交“六进”服务。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目前正在推进高林居住区、金尚小区、湖里创新园、海沧万科城等地开通“六进”服务线路。

同时,为了更广泛地收集市民对公交“六进”服务需求的意见和建议,即日起至9月30日,市民可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问卷,对“六进”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