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团队揭示3000年来中原地区人群遗传稳定性
近日,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联合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论文,该科研团队成功提取和测序了从西周、春秋、唐代到明清时期的中原地区38个古人的基因组,论证了3000年来中原地区人群遗传稳定性。Science Bulletin为中科院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8.8。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的古代DNA研究表明,与仰韶文化相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粟黍农业人群从中原地区迁徙扩散,通过甘青地区登上了青藏高原,向东北迁徙到西辽河影响了红山文化,向西南达到川滇地区。在仰韶文化扩张的同时,中国南方人群持续迁入黄河流域并与黄河流域人群广泛融合,比如龙山文化人群就带有南方遗传成分,这种人群迁徙和混合模式恰与距今4500—4000年前长江流域稻作农业显著北传相契合。虽然我们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群迁徙扩散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缺乏古人基因组数据,还不清楚过去3000年里动荡的政权更迭、连绵不断的战争和非汉族政权的统治对该地区人群遗传组成的影响。
研究人员成功提取和测序了从西周、春秋、唐代到明清时期的中原地区38个古人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将新测序的中原古人样本与之前已发表的中原新石器时代古人和现代河南汉族基因组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了跨时间尺度下的群体遗传学分析。研究人员观察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原地区没有看到明显的人群遗传结构的改变,并没有受到印欧人群、匈奴和鲜卑等北方游牧人群的显著影响,这与欧洲动荡的人口历史形成鲜明对比。唯一的遗传离群值是一个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个体。该个体与一些现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遗传同质,都可以被模拟为中原古人和东亚南方古人的混合。鉴于所有古代中原样本和今天生活在中原的汉族人群都没有表现出如此高比例的东亚南方相关血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离群个体不太可能代表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主要遗传谱系,而更可能是来自华南的移民,比如清政府曾派遣大批被称为“闽营”的福建军民到中原进行开垦等。该研究填补了中原人群距今3000年来的古基因组数据的部分空白,扩展了我们对中原人群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