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垃圾分类工作连续23个季度领跑全国
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已连续23个季度领跑全国。今年,我市将持续聚焦“减量化”和“资源化”,提升源头分类品质,强化全过程体系建设,提高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质效。
当前,我市已进入聚焦“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垃圾分类3.0版本。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系统健全完善,全市所有小区都已经完成了楼道撤桶和点位合并,60%以上的小区已实行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投放点由2017年的3.6万个,合并到目前的4900多个,均已进行提升改造。截至去年年底,共新建、改建垃圾屋2100座。
我市的垃圾减量化水平也持续提升,实行垃圾分类后,厦门人均垃圾日产量从原来的1.3kg减少到约1kg,垃圾回收利用率超50%,每吨垃圾的焚烧发电量提高30%以上;日均收集厨余垃圾700多吨、餐厨垃圾500余吨、有害垃圾约0.3吨。末端处理能力方面,我市已基本形成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为一体的垃圾处理配套体系格局,可回收物处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位于海沧区的低值可回收物分选中心去年累计实现低值可回收物减量化近1.5万吨。
【我市将持续聚焦“减量化”“资源化”: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各司其职】
今年,我市将加大垃圾源头减量力度,推进落实全市200个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任务;各行业主管部门将对餐饮、快递、商贸、旅游等行业,开展集中、联动督查。在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方面,将推动厦门市生物质资源再生项目一期工程投产,推进沼液处理站一期工程转段工作和生物质二期立项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应收尽收,探索推进“互联网+”、智能回收箱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大件垃圾处理企业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供有需要的居民或单位自取使用。
市垃圾分类中心垃圾分类科副科长 王虹艳:我们今年还有个重点,是要继续压实物业企业的履责,包括对垃圾投放点的设置,对投放点垃圾桶以及点位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通过志愿者加入到桶边劝导的队伍当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