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无家可归的“乡愁”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7-01 21:44:59

2024-07-01 21:44:59

最近,何厝社区的居民们和我们《来去厦门》反映,2019年,何厝社区开始旧村改造时,他们挨家挨户收集了不少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可如今怎么保护利用这些老物件,他们是一筹莫展、力不从心,这是怎么回事?今天,《来去厦门》就到何厝,去听一听何厝居民们的心愿。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春界:抓章鱼“神器”:章鱼怕冷跑进去,(罐子)一个一个串起来。(哇,那每个罐子里面都有小章鱼。)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孙敏顺:老渔民的“竹子枕头”: 竹子竿子下面切掉一半,用来做那个枕头的。( 哦,这是枕头。)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明全:背着逃跑的“传家宝”:我父亲,老爸留下来的,到现在都没重新油漆过,金门炮战的时候,背着跑。

何厝,曾经是1500多户渔民世代居住的家园。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都市渔村”焕然一新,摩天高楼四处拔地,只有老渔民何大根的“家”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这里成为了何厝居民们共同的“家”。何厝征迁时,居民们四处收集的老物件,被暂时存放在了这座民居里。

何厝老年协会会长 何大根: 何厝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些文献类的,生活用品,老房子的一些构建,五年来,总共收了大概三万件,三分之一是放在这个老房子。

另外三分之二的老物件处境就有些窘迫,可以说是“无家可归”。它们有的被暂时堆放在何厝片区分指挥部办公区里。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明全:如果是别人看来,这些等于是垃圾,不值钱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宝。

还有一大部分被塞在何厝工地旁的集装箱里。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琪芳:这几年有三番五次的搬迁,跟何厝片区分指挥部,临时借一个地方(像)寄居蟹,无家可归。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孙敏顺:干着急,如果再这样放下去,(老物件)树木(家具)都被蚂蚁吃掉了。

这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老物件,要如何安放?成为大家眼下最烦心的事儿。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孙敏顺:三万多件东西,没地方放,到时候就烂在集装箱里。

当初,何厝老居民们收集老物件时,就曾许下心愿,要打造一间“村史记忆馆”,给老物件也安个“家”。

记者 杨弘:村史馆的规划功能定位,都有想好了,外形也想好了,怎么展示也设计好了,5A级的博物馆,野心很大呀。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张林:申请一个,最好是独栋的村史博物馆,这个地方(下何民居)不可以活化起来用吗?(这个地方是文物单位,不可以这样用的。)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孙敏顺:按照我们规划来讲,最少最少要2000平方米。( 2000平方米,我说实话,我会觉得有点多。)室内面积可以小一点,但是最起码也要室外的文化走廊,(放)石料之类的。

明年 ,居民们就可以入住何厝新家园,但建设“村史记忆馆”的心愿却迟迟没有结果。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孙敏顺:我们有跟政府沟通了若干次,政府在规划当中有时候会变化,对他们来说压力会很大,但是不能把这些闽南文化烂在我们手里。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春界:吃水果要拜树头,我们何厝是从哪里来的,你要记得祖先留下来的东西。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明全:搬来搬去,都是义务的,“英雄何厝”这身衣服,这就是我们的信念,何厝的精神。

何厝文化保护志愿者 何星:物品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的载体,遗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现在缺乏这个能力,缺乏这个资源,去有效整合、去设计,去落地。

何厝,何以为家,老居民们的心愿,到底如何实现?

记者 杨弘:“吃水果 拜树头”,何厝老居民们建设“村史记忆馆”的心愿是美好的!家园变迁,乡愁如何安放,这或许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结合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寻找最优解法,老居民的心愿才能梦想成真。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