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提升算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AI算力驱动智慧睡眠新应用
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迎来大爆发。当前,厦门正加快提升城市算力,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狄耐克脑机交互事业部产品经理 程海洋:当人比较清醒的时候,我们的磁场的频率相对来讲会高一些,当他逐渐进入睡眠状态,磁场也会跟着脑波变慢,实际上是跟人工智能解析的脑波的睡眠情况 引导你的脑波,一直在往变慢的方向走。
眼前这套脑机睡眠健康系统,是狄耐克利用人工智能算力与脑电波控制技术,在睡眠领域的新应用。只要将智能失眠治疗仪贴到前额位置,它就能够“读懂”佩戴者的脑电波,并通过系统智能分析,释放低频磁脉冲以改善睡眠。目前,企业这项技术,被拓展到教育、康复器械等细分领域。
狄耐克脑机交互事业部产品经理 程海洋:脑波面对不同的反应跟刺激,它会呈现不同的特征,把这些特征做提取,一定得用人工智能去处理,这样效率才高。
据介绍,人工智能算力是指人工智能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拥有强大的算力意味着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云知声是我市较早进行算法和算力并行发展的企业,企业在厦门建设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浮点计算能力突破每秒1亿亿次。近年来,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升级为智算中心,浮点算力能力更是升级至每秒20亿亿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算力需求迎来大爆发。然而不少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算力紧缺,为了减少设备投入,不少企业由建设超算中心转为租赁算力。目前,这个智算中心已服务50多家企业、高校,涉及AI+教育、AI+轨道交通、AI+文旅等方面,今年上半年,企业租赁算力的消耗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得益于产学研合作,华侨大学免费租用了厦门智算中心,突破了学校算力瓶颈,加速了国际中文教育词语智能生成图像大模型的进程。华侨大学团队研发的大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文字,自动生成一幅图像,从而帮助外国人更直观地理解中文的含义。预计今年底,大模型第一期项目可以对外公布使用。
华侨大学副教授、人工智能+华文教育项目负责人 王华珍:比如说我们现在生成一行提示语,说是一对夫妻,还有他们的孩子,还有一只宠物狗,他们紧紧依偎在一起,外国人一下子看到这个画面,他可能感知到这是一个陪伴的场景,有了超算平台,才能使得我们项目能顺利推进。
今年五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算力发展和应用的通知》,进一步加快推进智能算力发展和应用,促进智能算力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我市将智能算力补贴由每年1000万元调整为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提高算力补助金额,以支持企业降低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应用推广成本。同时,针对企业购买或租用符合条件的智能算力服务,《通知》在降低补助门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补助上限,由原先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云知声公共事务副总经理 蔡心蓝:关注到它(政策)提高了补贴的金额,同时降低了补贴的门槛,更多的中小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的福利,对于我们形成智能计算的生态产业是有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