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故事汇】求索两岸 厦大台湾教授以治学之火苗引领莘莘学子

两岸新新闻 2024-06-23 22:30:59

2024-06-23 22:30:59

面对未知,有些学者仰望星空,追问人类无垠的未来;也有些学者穷经皓首,探究文明遥远的过去。今天的《融合故事汇》,我们要带您认识一位台湾教授,他专研古文字多年,读书不以“本”为单位,而是论“公斤”。他引领学生们叩开上古文化的大门,勉励他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穷经皓首。关于他与古文字的故事,我们要从“名字”说起。

学生 赵洋:我叫赵洋。

学生王一静:我的名字是王一静。

学生 魏小燕:我叫魏小燕。

问题一:古文字里,你的名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涵?

学生 赵洋:赵洋的洋在古汉语中,一般是表示水势比较浩大,就比如诗经中讲“河水洋洋”。

问题二:父母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

学生 王一静: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女孩子能够安静一点,就是做事更加沉稳一些这样子,所以给我取名叫一静。

问题三:你怎样理解自己的名字?

学生 魏小燕:我觉得有一句话叫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能大家都觉得你就是个小燕子,但是它也可以有它日常的平常的那种小美好。

凭着这三个问题,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惟捷叩开了学生们通向古文字学的大门。在他的指引下,同学们重新思考更深层次的自我。

学生 王一静我就觉得张老师是寓教于乐,也是非常有趣,既能够传达专业的知识,也能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有趣味,能够把活生生的商代的一个历史过程,展现在课堂上,并且与甲骨文相结合,给学生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百余年来,几代海内外学者以砥砺之志,破译中华文明密码。由于门槛高、培养周期长、难出成果等原因,古文字学也被视为“冷门绝学”。有学者曾说,“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但张惟捷身在其中,乐此不疲。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台湾教师 张惟捷:确实我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每周要求自己要读5公斤的书,读古文字的时候,你可以跟古人做一个虚实之间的交流,仿佛跨越3500年,我们甲骨文3500年,跨越这段时间,他就在你的眼前,他也可能没有想到之后,有这样的一群人,会研究他们留下来的只字片语。

2015年,张惟捷从台湾来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他一路追溯千古,求索两岸,秉着历史的火苗,试图照亮亘古的幽暗。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台湾教师 张惟捷:最重要的全部都在中国大陆,所以我做研究基本上一定会到这边来,在台湾因为我们古文字学的研究,其实越发式微,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那就尽我们的力,尽量让这个火苗还继续亮着。

为了让甲骨文“活”在当下,走入大众,张惟捷和他的学生们,还有更多考古学者、文字学者都在做各种尝试与创新。

学生 赵洋:从古文字中领略到一些我们古人的智慧,古人的一些温度,所以我就是很希望能够把这些,来自千年的这种温度,然后能够传承下来,并且让大家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我们古文字的一个魅力。

穷经皓首,仰望星空。文字,是一个国家获得持续凝聚力的文化基石,而汉字就是连接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血脉基因。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台湾教师 张惟捷: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谈到,为什么要给同学知道,你的姓名的一些奥妙,其实追根究底还是让你更了解,能够更清楚明白,你之所以为你,是怎么一回事,文字蕴含的一些古代文化基因,越了解过去的中国,其实这些成千上万的,细沙琐碎的一些细节,累积起来,积沙成塔,都成就了我们现在立足的当下。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