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港王船将亮相国家级非遗展览:彰显闽南非遗魅力

午间新闻广场 2024-06-03 12:59:36

2024-06-03 12:59:36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一项民俗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了解到,厦门非遗代表性项目——厦港送王船的代表性实物王船,将于6月7日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厦门非遗的独特魅力。

在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回来的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阮和国。他告诉记者,厦港王船采用福船的制作技艺,形状类似古代官船。 一艘王船集中体现了福船制作技艺、彩绘装饰技艺、船帆制作技艺、雕刻技艺等,彰显了闽南非遗魅力。此次赴京展览的王船长2.38米,由樟木和杉木制成,于2018年打造,从 船身制作到船上的彩绘,各个环节都是由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其中,船上的“十大水手”木雕是王船的亮点,这些用樟木精雕彩绘的人物,让整艘王船更加灵动。

思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专干 吴淑梅:船身的彩绘、狮头、龙尾是它的标配,还有“八宝”,忠孝两全的故事,用这种缤纷多彩的色彩,去烘托民俗很热闹的气氛。

为了防止船上的装饰品在运送过程中破损,阮和国专门去北京的展馆配合安装王船。阮和国介绍,三面船帆安装是个技术活,驱动缭绳穿得不对或者缭绳绑错成了死结,都无法正常升帆、降帆。福船船帆制作工序多,过程复杂,包括裁剪、染色、缝制、打绳结等多个步骤,这项古老而传统的技艺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也是海洋文化不可抹灭的记忆。

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阮和国:以前船的动力主要是靠帆,做这个帆,首先布要选好,选了以后要染。以前我们没有化学原料,用薯莨还有荔枝树干(染色)布要做得比较皱,不要光滑,光滑的话一下子风很大,都会裂开。

为了更好地传承厦港海洋文化,思明区文化馆专门设立了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常年开展手工技艺体验活动。

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阮和国:在周末,小朋友来,我们都会教他们,船帆怎么做,(打)绳结,包括织渔网,也要给他讲清楚这个起到什么作用。将这些技艺,传授给他们,民俗文化更需要(传承)。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