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于2004年6月挂牌成立。集团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和“产品化、区域化、一体化”的工作思路,致力打造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已构建起广播、电视、出版、网络、移动电视、新媒体等现代多媒体传播体系,集团拥有综合频道、海峡频道、影视频道、厦门卫视、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等5套电视频道,以及综合、经济交通、音乐、闽南之声、旅游等5套广播频率,还拥有厦门广电网、“看厦门”APP移动客户端、“i听厦门广播”“厦门广电”官微、官博、官方抖音号等近20个新媒体平台。
2023年,集团电视频道每日播出时长总计139.30小时,自办栏目53个;广播频率每日播出时长总计91.30小时,自办栏目71个。集团电视总体收视份额19.70%,排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2名,4个频道均进入市网频道收视排行榜前十名,卫视省网收视份额1.70%,位列第14名;广播总体收听份额85.01%,位列14个副省级城市台第1名(不含大连台)。
2.社会责任理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厦门广电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聚焦聚力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有力有效履行主流媒体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肩负主流媒体社会责任,自觉履职尽责,服务百姓,凝聚正气,传播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3.2023年度获奖情况
电视纪录片《加油!新时代》《厦大98岁台湾校友的“百岁之约”》《共识》分别获2021-202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纪录片类大奖及“电视消息类”“电视专题类”提名荣誉奖。41件作品上榜省级奖项,其中福建新闻奖14件,福建省广播电视艺术奖27件,艺术奖获奖总数及一等奖件数均创历年最好成绩。由集团参与联合创作的广播剧《江山》获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厦门台获评省广电局“传播机构扶持项目”,《防抗台风“杜苏芮”》获评省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获2023年福建省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个人赛一等奖;自制公益广告《清静车厢》《让生活洒满阳光》获省广播电视艺术奖一等奖;纪录片选题《归途》获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十佳提案;《2023厦门职工春晚▪元宵喜乐会》获“2023全国春节文艺晚会▪春节特别节目好作品”。
(《厦大98岁台湾校友的“百岁之约”》获2021-202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消息类”提名荣誉)
(《共识》获2021-202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专题类”提名荣誉)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代表队获福建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个人赛一等奖和团队作品二等奖)
二、政治责任
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1.政治方向
(1)持续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厦视新闻》《厦广早新闻》《厦广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开设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等展开密集报道,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专题专栏、短视频等内容,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党的生活》栏目开设《好好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播出10期“感悟思想伟力 勇担特区使命”系列微党课。
(2)精心策划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厦视新闻》《厦广早新闻》《厦广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陆续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稳经济•促发展”等专栏,并开设子栏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等,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等专栏专题报道,共播出相关报道1000余条。《好好学习》分别以“争先争优争效 机关党员在行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激励老兵永远跟党走”“感悟思想伟力 唱响为民情怀” 为主题策划制作了三期特别节目,着力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
(3)聚焦聚力主题宣传,创新创优。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为重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亮点,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及创新创造,推出《聚焦改革创新 聚力发展转型》系列报道。策划翔安大桥主桥通车、福厦高铁通车等报道。聚焦重大会议活动,做好全国、省、市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第23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鸡电影节、厦门马拉松赛、中秋赏月歌会等重大活动直转播工作和宣传报道。海峡论坛期间推出系列报道《融“鹭”之城》被央视《中国新闻》连续五天转载。
(10月18日,《两岸新新闻》推出聚焦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策划《大道同行》)
2.舆论导向
(1)聚焦社会热点,有力有效引导舆论。《厦视新闻》持续做大做强经济报道,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推出《聚焦改革创新 聚力发展转型》《科技创新 引领动能转换》《追“高”逐“新”打造先进产业聚集高地》等系列报道,关注我市在深化改革、科技创新、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民生保障、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等方面的发展成效;聚焦国内、国际突发及重大新闻,回应社会关切,如厦门两支救援力量驰援土耳其地震现场,先后推出22条短视频报道,总阅读量超两千万;在全市强降雨、防抗台风杜苏芮期间,聚焦天气动态、防抗实况等持续不间断推出新媒体产品,为市民网友提供一手信息,发布权威信息,总阅读量达13亿;《两岸直航》策划推出全国两会解读、“五四”青春特辑、中国经济发展、海峡论坛特别策划等主题性较为突出的特别节目,并通过海外平台推送短视频1000多条次,单条最高播放量达400多万,转评赞超3万;《两岸云客厅》重点策划推出两岸菜肴“融合的味道”“两岸新婚恋”以及清明节两岸寻根情结的“慎终追远 两岸同念”等节目;《新闻斗阵讲》关注社会热点,聚焦民生诉求,及时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人居环境”“社区居家养老”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报道;《军情全球眼》改版为《爱我国防》新媒体主题宣传专栏,在线讲好厦门国防在地故事,开展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宣传;《人大视点》《政协视点》《市场监管视点》等栏目聚焦养老、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深度报道政府的举措和工作成效,回应百姓关切,有效引导舆论。
(10月17日起,《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改革创新 聚力发展转型》,关注厦门为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的生动实践)
(2)紧贴受众需求,注重改进创新。2023年,集团持续推动节目改版创新工作,全年完成了17个自办栏目改版创新。全新编排新闻访谈节目《99.6会客厅》和科普栏目《科普靠谱时间》,进一步改进新闻节目表现形式;《厦视新闻》探索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推出《记者一线观察》板块,聚焦热点话题,加强经济类报道和深度评论;《特区新闻广场》继续往全媒体传播方向发展,全力打造全媒体栏目,4月20日起实现栏目视频号、抖音与大屏同步直播;《午间新闻广场》重点打造午间记者现场连线报道;《TV透》在议题设置上提升针对性,紧跟本地新闻热点,加大重大新闻、政策解读;新媒体持续打造“小雨说天气”AI原创报道;深挖本土化内容,深耕PUGC内容生产及报道,利用视频交互报道工具等推出原创正能量内容,持续赋能新媒体传播;创新应用电视直播、实况录播等形式,对人大专题询问、政协民主协商等监督活动进行深度报道;通过推进新闻非编网二期工程升级改造、260超高清新闻演播室升级改造等,为内容创新进行技术赋能。
(《午间新闻广场》重点打造午间记者现场连线报道,提升新闻时效性并锤炼年轻记者的出镜能力)
3.舆论监督
《特区新闻广场》栏目坚持建设性舆论监督方向,围绕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市民关切的议题选取线索,全年持续推出100多条调查类、监督类报道,依托栏目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通过小帮忙、微监督,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出发,真正为市民百姓办实事、解难题;《TV透》全年推出舆论监督类报道55档。综合广播持续对我市文明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实地走访和追踪报道,加强舆论引导,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迅速整改。特别是4月18日,集团官微全城首发《没有人工增雨!厦门多预警齐发!路面积水!强降水还将持续......》及时化解“人工增雨”舆情;综合广播在主要新闻栏目及《新闻招手停》等节目版块及时回应热点难点问题,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求证,澄清谣言谬误,还原事实真相。
(《特区新闻广场》全年持续推出一百多条调查类、监督类报道)
(“厦门广电”官微全城首发《没有人工增雨!厦门多预警齐发!路面积水!强降水还将持续......》,厘清暴雨成因,及时辟谣)
4.对外传播
(1)讲好厦门故事,传播好厦门声音。重启因疫情中断三年的东南亚驻点工作;策划“一带一路”大型境外采访活动,近30名记者分5组前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波兰等十国以及国内部分地区,推出30集大型系列报道《丝路交响》、动态连续报道《一带一路 我在现场》、特别节目《大道同行》等,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多个国家采访被央视采用;共有4批次合计4位驻台记者顺利完成驻点采访任务;海外新媒体矩阵传播实效明显提高;2023年厦门卫视海外新媒体账号总发稿量突破8000条,总阅读量超过6.8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文旅项目拓展有新成效,积极对接世界顶尖路跑赛事主办方、世界田联等引入更多赛事资源,当代好设计奖全年积极面向全球招募好设计作品;与新闻资讯类电台——智利合作社电台建立初步联系,开展新闻交流,向智利合作社电台提供自采新闻,发布了《2023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在厦门开幕》《福建省首家“移民融入服务站”在厦门市启用》《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开幕》《中国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四篇综合性报道,并通过该电台的网站、脸书、推特、INS等新平台,翻译成西班牙语刊发;与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保持联系,进一步宣传报道福建与新加坡的互联互通;《友城三十年》系列报道被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在其电子报以及Facebook账号上转载。
(8-9月,集团启动“一带一路”全媒体采访行境外采访活动)
(6月23日,2023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在厦门开幕)
(2)创新形式促进文化交流。《两岸新新闻》每周六常设“东南亚观察”版块,宣传报道福建与东南亚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送王船”成为跨国度、跨文化、跨族群的共同文化活动;《两岸秘密档案》深挖历史文化故事,策划制播《文脉往事》《瓷器图鉴》《三坊七巷》《皇家禁苑》《文房四宝》等系列节目;参与由国台办指导、各省台办策划的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如:“台湾青年看武汉 魅力江城随手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毕节”“走进现代西安 多彩三秦 美丽陕西”等活动。
(《两岸新新闻》每周六常设“东南亚观察”版块,宣传报道福建与东南亚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
三、阵地建设责任
媒体融合持续深化拓展,在平台建设、流程再造、内容生产等方面下功夫,产品产能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平台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1.融媒体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加强“两微一端”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融媒体矩阵建设。目前,“厦门广电”公众号持续保持福建微信影响力排行前列,其中厦门树洞小程序荣获中国户外媒体广告作品金奖。“看厦门”APP入选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首批联盟成员,《防抗台风“杜苏芮”全媒体报道体系》获评福建省广电局2023年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集团新媒体组队参加福建省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获得团队赛二等奖、个人赛一等奖。厦门广电电视端、广播端与移动端深度融合,一线记者与新媒体编辑前后端密切配合,可以做到“一次采集,多端发布”。
(《防抗台风“杜苏芮”全媒体报道体系》获评福建省广电局2023年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
2.着力提升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2023年,集团着力提升内容生产能力,持续输出多形式新媒体产品,各平台流量及影响力持续提升。“看厦门”APP及厦门广电网新闻发布频次较上一年度持续上涨,厦门广电官微全省微信影响力排行稳居前列;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年发布数逾4000条,影响力、粉丝数均为全市媒体类账号头部位置;“i听厦门广播”全年发布各类消息超5000条次,总阅读量超两千万;新媒体平台全面发布资讯约7.2万篇,阅读量超30亿。持续关注台海热点,在微博端设置的“每日看台湾”话题原创量1591条,总阅读量破亿。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1)强化政策信息服务,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厦视新闻》《厦广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政务信息以及百姓关切的话题,重点报道全市性重要政务活动、发布会和领导活动,常态化报道市长专线、在线访谈以及各部门新闻发布会,做到重要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信息及时发布,对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信息进行权威解读;厦门经济交通广播第一时间滚动发布厦门市交管局因活动、施工等原因进行的交通管制措施信息,服务广大民众;厦门广电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播发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主要内容涉及重点工程建设、教育、医疗、购房、人才等多方政策,并通过图文、短视频、话题等多种形式呈现,丰富政务信息的宣传形态。
(《厦视直播室》及时刊播国家发布的重点政策信息,形式包括游动字幕、短新闻以及深度评论等)
(2)提供生活信息服务,满足百姓日常需求。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天气、交通、医疗健康报道等内容,《厦视直播室》持续开设气象连线环节,《午间新闻广场》新开“当日24小时天气预报”小版块,综合广播在主要新闻栏目中播出交通相关报道1000多条、天气相关报道200多条、健康相关报道300多条;经济交通广播工作日全天整、半点20次播报路况信息,每周五16点-20点通过“厦门交通广播”抖音号进行路况慢直播;遇有台风、大雾等特殊天气,连线气象台、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交通保障口岸单位等发布最新信息,保障服务信息及时畅通发布;新媒体全平台全年刊发百姓关注的天气、交通、医疗健康报道数千条次,并通过短视频、图文报道、专题集纳等多种形式呈现;“看厦门”APP、厦门广电网及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全年发布交通慢直播、名医大讲堂、天气慢直播等逾百场。
(《厦视直播室》持续开设气象连线环节,为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资讯)
2.社会服务
(1)搭建服务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厦视直播室》与大成律所合作开设“主播帮你问”平台,开通法律免费咨询热线,2023年累计帮助74名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政协民主协商等以民生为主题的监督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实况录像,搭建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综合广播每周一到周六《新闻招手停》直播节目通过读报、嘉宾访谈、热线电话、记者暗访等播出形式,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帮助听众解决实际问题;经济交通广播与厦门交警支队合作“交警开讲啦”栏目,每周邀请厦门交警支队走进直播间,发布权威交通信息、普及出行安全知识、传递最新交管资讯、答复市民车驾管疑问等;开发“新闻+智慧医疗”融合创新产品“问医”,通过媒体融合技术赋能,实现用户与名医直接互动;“看厦门”APP“问医”模块依托《名医大讲堂》栏目的权威医疗嘉宾库,与各大医院合作设立“名医问诊”等板块,让用户轻松通过手机就可实现寻医问诊、优先预约专家号、学习健康科普等,充分发挥“新闻+服务”的便民、利民、惠民效能。
(《厦视直播室》开设“主播帮你问”,为民解疑释惑)
(2)发挥公共智库服务作用。综合广播访谈节目《99.6会客厅》结合时事热点,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解读点评,发挥电波智库作用;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特别点名表扬《名医大讲堂》栏目,推介了《名医大讲堂》在“大屏小屏融合传播,扩大受众范围”方面的好作法。
(《名医大讲堂》大屏小屏融合传播,扩大受众范围)
3.公益活动
(1)精心制作播出公益广告。全年在厦视地面频道、厦门卫视、移动电视排播各类公益宣传约33.3万次,共计约11646小时,其中,电视公益广告播发约10.8万次,约2265小时,移动电视平台(公交、地铁、城市平台)共计播发公益广告约22.6万条次,约9381小时。精心创作《清静车厢》《让生活洒满阳光》《我要见证》《文明行为之温度篇》等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作品,获得多方赞誉。
(公益广告《清静车厢》倡导文明出行)
(2)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和开展扶贫济困。《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 走具有厦门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乡村振兴视点》全年制作26档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总时长达390分钟;综合广播推出新闻栏目《乡村振兴看厦门》,节目每档30分钟,共播出100档;“i听厦门广播”小程序开辟“乡村振兴”专栏,全年收录各类资讯超200条次;新媒体平台发布助推乡村振兴报道逾千条次,搭建《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 走厦门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专题,在看厦门APP、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起《两岸新农人丨乡建乡创助农直播》等直播10多场;全年共策划推出6场“两岸乡村振兴谈”系列公益网络直播;与百度、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由国台办新闻局指导的“2023两岸新农人乡建乡创发展论坛”,讲好两岸新农人故事,丰富两岸交流新样态。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暖人心
(1)持续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
《厦视新闻》《厦视直播室》《TV透》《厦广早新闻》《厦广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持续关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内容,推出《为民办实事 感受生活之变》《快递员和平台骑手权益保障》等系列报道,通过《人大视点》《政协视点》《市场监管视点》等栏目以及对人大专题询问、政协民主协商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实况录像,聚焦就业、养老、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新媒体平台围绕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发布相关报道逾5000条次,涵盖电视报道、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在“看厦门”APP、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起相关直播近百场次。
(《视点》聚焦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
(2)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反映群体意见呼声。《厦视直播室》《厦广早新闻》《厦广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敬老节、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点推出相关报道;《文明论坛》《人大视点》《政协视点》等栏目持续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就业就医就学养老等权益保护;新媒体平台聚焦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内容,推送报道近2300条次,内容涵盖就业、医疗、经济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等。
2.稳妥做好灾难和事故报道。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始终统筹坚守新闻伦理和新闻职责,始终坚持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关爱理念,以富有人性的表现方式进行客观、准确报道,不跟风炒作评论,避免舆情扩大。在灾难和事故报道中,本着关爱生命,避免“二次伤害”的人文关怀原则,严格把关播出画面,避免引起观众不适。
3.以人为本传递正能量。广播电视各栏目在宣传报道中既坚守新闻报道基本原则,传达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又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强信心、聚人心、暖人心,引导民众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特区新闻广场》坚持每周推出《浪花》,把镜头对准城市里的普通人,深入挖掘城市暖心人物和故事,凸显人文精神;“i听厦门广播”策划并推出系列原创栏目《厦门美》《厦门美之观鸟记》《城市信箱:暖心厦门 有爱厦门人》等;《TV透》推出文明大家谈等节目50档,邀请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担任透客,分享经验和观点,激发正能量;《文明论坛》栏目播出专题节目25档,总时长为250分钟,宣传报道吴秀丹等7位第九届厦门市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新媒体平台聚焦本地暖心人物故事,持续推出相关图文和短视频报道近千条次,全网阅读量破亿。
(《文明论坛》宣传报道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浪花》我们的援疆时光)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厦视新闻》《厦广新闻》《厦广早新闻》等主要新闻栏目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爱心厦门”等专栏,重点关注文明城市建设、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内容,反映我市干部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音乐广播《909音乐党史课》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以专业技能现场指导服务基层,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文化,展示新闻工作者崇德力行;“i听厦门广播”积极关注在厦台胞家风故事,先后推出三季《闽南烟火 两岸情书》系列报道;《党的生活》《文明论坛》《机关党建视点》常年宣传优秀党建品牌、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和优良家风典型。
(《厦视新闻》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
(2)生动宣传中国梦。旅游广播乡村振兴融媒平台8月上线,通过线上节目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倡导齐心协力共圆中国梦的社会氛围;策划执行2023年在厦高校“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承办“学习新思想 争做好青年”对话会;《党的生活》《文明论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国梦。新媒体平台发布中国梦相关报道超800条次,在“看厦门”APP、厦门广电网开设《2023年“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展播》《第九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视频展播》等专题并集纳相关作品和报道,在各平台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厦门市青少年儿童歌手赛颁奖晚会》《携手向前 共襄美好 “中华情·中国梦”2023中秋文艺晚会》等直播,进一步弘扬中国梦。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区新闻广场》策划生成《来去厦门》短视频产品,用影像讲述厦门历史故事,赓续城市文脉;音乐广播播出《我爱古诗词》50期、《最美国乐》30期;闽南之声广播播出《我爱读册歌》50期;“i听厦门广播”积极做好闽南在地特色推荐和闽南文化传播,推出新媒体专栏《A萌生活圈》《我爱读册歌》《二十四节气》等。制播8集系列微视频《绽放吧非遗》(第三季),讲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传承非遗技艺的历史文化价值;《斗阵来看戏》《斗阵来讲古》分别用传统戏曲和闽南讲古的方式,播出《金玉良缘》《杨令婆监军》《穆桂英下南唐》《通臂拳师孙振寰》等;办好“欢喜就好——2023闽南语跨年歌会”“欢喜就好——元宵诗乐会”“同一湾海 共一轮圆——2023海峡两岸中秋赏月歌会”;《文明论坛》制作《我们的节日》等系列节目,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刊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报道700多条次。
(2023海峡两岸中秋赏月歌会)
(2)推动文化创新。积极打造文化品牌,推进文创产业发展,产业整合初见成效。影视板块整合基本到位,文创板块整合稳步推进,红点新馆顺利开馆;推进文广总部落户海沧,升级打造集美集影视文创园;2023厦门马拉松赛获世界田联“全球特别贡献奖”;厦门文广移动传媒有限公司获2021-2022中国户外媒体行业年度金榜中国户外媒体潜力独角兽、第十二届福建省文化企业十强。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聚焦科技创新、文教事业发展最新成就,精心策划2023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宣传报道,推出系列报道《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展,持续关注报道我市开创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推出《你不知道的厦门·发现隐形冠军》系列报道;制作播出2023版《辣妈与熊孩子》等,展示文教事业及科教成果;新媒体平台聚焦全国、全省及本地科技创新成果及文化教育事业成果,发布相关图文及短视频报道近3000条次,内容涵盖重大科技进展、产城融合、高校科研成果等。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厦视直播室》及时报道新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最新成就;电视栏目《名医大讲堂》、经济交通广播《名医大讲堂》节目既探讨专业医疗话题又兼顾日常保健科普;重新编排科普栏目《科普靠谱时间》;新媒体平台发布公众知识科普宣传相关消息近千条次,发起少儿科普类直播近20场次。
(《厦视新闻》聚焦厦门新质生产力推出系列报道)
七、安全责任
全年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发射全系统保持高质量运行,各项安全播出台内停播数据均优于总局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年网络信息系统、新媒体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安全刊播逐级情况报告制度,达到有关安全刊播要求;各节目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三级审稿审片、重播重审制度;加强直播类节目管控,强化直播前设备巡检、演练等;精心制定、严格落实重点播出时期安播预案、台风暴雨应急预案、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值守工作规范等;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宣传报道管理规定。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严格执行新闻工作守则和纪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严把选题采访和稿件审核关,对新闻真实性反复核实,不跟风、不追逐流量,确保内容真实后刊发,无刊播虚假失实新闻,对有新闻来源存疑的采访不批准,对新闻事实不清的稿件不予播发;新闻采访报道人员持证上岗,严把采访、编辑、播发等各道审核关,不存在以新闻报道相要挟,通过新闻曝光打击报复,通过有偿撤稿删帖、有偿新闻、广告合作等形式勒索钱财、以媒谋私等行为;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格抵制三俗;严格尊重原创保护版权,节目制作和播出严格遵守版权法律法规。
2.维护社会公德。广播电视各栏目积极报道出现在身边的正能量和感人故事,弘扬社会文明;自制《厦门市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问答》(2023年版)MG动画18条以及厦门市“同心创建文明城市 携手呵护美好家园”系列宣传片;承办《“文明鹭岛 点赞厦门”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六季,全网曝光点阅量破百万,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该活动入选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福建省第十七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重点项目;《文明论坛》常态报道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福建好人、见义勇为先进典型的事迹;新媒体平台积极做好2023年“同心创建文明城市 携手呵护美好家园”宣传报道,各平台发布相关报道1133条次,阅读量超9000万,并开展《厦门广电记者文明寻访团在行动》系列直播10场,播放量近100万。
(自制公益宣传片《文明骑行 安全回家》)
3.接受社会监督。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全体采编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新闻采访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工作,外出采访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加强与受众互动,接收群众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对于厦门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转来的群众诉求,均及时给予书面反馈,全年回复12345等相关诉求近30次;在“看厦门”APP社区开设“主播帮你问”和市民爆料版块,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倾听群众心声。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集团坚决支持、创造条件保障正常采编行为;及时关注采编动向,遇到阻挠采访等主动介入,积极处理;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坚定维护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严格依法签署劳动合同,完善薪酬制度,全员均按规定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组织全员体检,开展重要节日和员工生日慰问,按规定落实员工休假休息权利等。办好职工食堂,丰富职工文体生活。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申领(换发)记者证,及时对到龄退休、辞职人员的记者证进行回收和注销。现有持新闻记者证人员439人,其中厦门电视台348人,厦门人民广播电台91人;因到龄退休、辞职等情况全年注销8人,其中厦门人民广播电台3人,厦门电视台5人。
4.抓好培训提升队伍专业能力。通过新员工培训、短视频特训、“记者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为集团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全年共举办近20个专题培训,参训人数1000多人次。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广告法》《民法典》《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确保社会效益第一位,不向采编人员下达广告创收任务。强化广告监管,严格做好各媒体平台广告审核把关,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无违规现象。严格落实《采购管理制度》《专项采购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强化核心业务管理和内控管理,强化下属公司网络媒体宣传管理,规范网络媒体平台的采编播行为。
十一、后记
2023年,集团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但也存在新媒体账号没有形成合力、节目内容深耕不足、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
2024年,集团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聚焦内容提质,深耕精品创作及品牌活动;聚焦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融媒体生产体制机制创新;聚焦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