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网络订餐监管主要存在挑战和难点

厦视直播室 2024-05-26 22:14:36

2024-05-26 22:14:36

来看头条。近年来,外卖配送业务快速发展,网络订餐成为消费者“从指尖到舌尖”的消费新时尚。我们厦门的外卖市场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在线外卖平台在厦门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0万单。去年,“饿了么”发布《24小时零售外卖微报告》。报告显示,厦门夜间零售外卖活跃度位列全国第九。

网络订餐安全监管引发关注 外卖如何做到方便又放心?

外卖配送业务快速发展,随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关注。 近日,市政协开展“亟待促进厦门市互联网订餐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活动,实地走访部分餐饮企业和网络订餐平台,进一步了解我市目前互联网订餐安全监管情况。

到了饭点,在万象城的这家餐饮店里,不时有外卖员前来取餐。记者了解到,这家餐饮店日均外卖订单量大约为250单,在工作日,外卖订单销售额占门店总营业额的50%。为了保障外卖食品的配送安全,门店设立了专门的外卖打包台,将餐食打包装袋时在封口处贴好“食安封签”。

餐饮店经理 徐志雄: “食安封签” 保证我们的餐到顾客手上是完整的,没有被其他人打开过的。我们还在饿了么平台上有后厨直播,所有的制作过程消费者都能一眼看到,更加透明化,让更多的消费者来监督我们做得更好。

在另一家餐饮店,负责人介绍,在外卖配送过程中,门店可实时在线跟进配送情况。门店还安排了一对一外卖平台经理,处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

餐饮店经理 欧阳淼芳:比如说有客人遇到配送方面的问题,或者说配送中我们关于食品,他有什么疑惑的,可以随时在我们对应的平台上跟我们联系。

网络订餐平台在外卖餐饮安全中担负着重要的监管责任。目前,全国主流网络订餐平台在厦门经营的主要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数据显示,入驻美团外卖平台的在营厦门餐饮网店达到了2万2791户,饿了么平台上在营的厦门餐饮网店也有2万3218户。饿了么平台负责人表示,面对上线日益增多的餐饮店,他们除了在入驻前对商户经营执照、经营资质进行管控核实外,还在食品配送环节和售后投诉处理上加强管理,推出“放心点榜单”“小蓝心”认证,多维度对餐厅评分,同时出台“食安险”保障消费者权益。

饿了么福建省公共事务部总监 林勤伟: “放心点榜单” 等于是平台以及用户多方面认证过的,它具有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针对投诉的问题,我们平台一直都在完善,包括增加各种维权的渠道给用户。我们现在也在探索跟属地政府的公共投诉平台进行数据交互,进一步实现投诉信息政企的无缝链接,提升处理投诉问题的时效性。

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尽管商家和平台有相关规范,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投诉仍层出不穷,也反映出很多问题。 例如 许多 网络餐饮商户 “多、小、散”、“换店率”高, 存在 商家入网审核漏洞 ;还有一些平台上的餐饮店有着精美的照片和包装,实际上却是环境脏乱差的“小作坊”;外卖平台 更专注于签约新的商家,面对食品安全卫生投诉的处理仍不到位 。这些情况都是消费者担忧的问题,也给 互联网订餐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让消费者线上点得放心,线下吃得安心? 委员们表示, 应当从加快立法、创新监督模式 等多维度出发, 同时 将 商家、消费者、平台、监管部门联合起来, 共同守护民众“ 舌尖上的安全 ”。

加快立法 规范管理订餐平台和商家

今年市两会上,民革厦门市委提交集体提案——亟待促进厦门市互联网订餐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被市政协列为年度重点提案。 提案中指出,针对外卖行业乱象,厦门还存在缺乏网络订餐安全监管地方立法 和完善的网络订餐信用评价体系 、没有 网络订餐行业协会、 市场监管部门对两家主流平台无行政处罚管辖权 等问题。对此,委员们表示,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 加快厦门网络订餐相关立法,对订餐平台及商家实施规范化管理 。

市政协 委员 、民革厦门市委主委 程明:立法有利于保障商家、消费者、平台各方的利益 就是要建立“ 良币驱逐劣币” 这种机制。 通过平台也好, 通过立法监管也好, 让好的商家能够生意越来越好, 让不好的商家能够被淘汰出市场。

以网管网 用“无数双眼睛”一起监督

针对目前对外卖商家的市场监管,仍按照传统模式“抽查+投诉处理”,委员们建议,可以通过“以网管网”的模式, 借助“互联网+监管”,将食品安全监管从政府职能部门“一双眼睛”变成群众“无数双眼睛”一起来监督。因此,厦门 应加快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 开发涉嫌异常的餐饮网店线索主动监测系统,完善互联网监管;同时建立“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平台”,将经营主体与征信体系相衔接。

市政协委员 涂崇禹:这些互联网订餐的平台和我们市场监管是有信息流动的,但是由于它非堂食的特性,而且量很大,所以这个时候是不是在监管频次上更高,提供一些智慧化、电子化的平台来加强这方面的衔接,使监管部门的主动性在互联网订餐这个角度上面得到更大的一个体现。

市政协委员 黄鸣鹤:平台有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体现在确保平台发展利润的同时,要考虑中长远的发展空间规则,可以跟监管部门配合。纠纷那么多,应该分析纠纷的症结在哪里,解决的路径在哪里。可以吸收社会力量、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做些改进。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规范外卖商家营销、防止餐饮浪费、提升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尤其对以网红店为主的网络订餐单位进行持续检查曝光;按照“线上断网、线下断链”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线上线下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观察:网络订餐监管主要存在挑战和难点

下面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高曦老师。高老师,结合刚才新闻当中提到的一系列情况,您觉得当下我们的网络订餐监管主要存在哪些挑战和难点?

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网络经营的虚拟性,导致监管对象难以确定。网络交易是线上交易,有别于传统的实体交易,具有交易主体信息非真实、交易行为不透明等特点。有不少网络食品经营主体没有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及食品经营许可,监管部门因掌握不到真实情况而无法确定具体监管对象,因为无法寻找或寻找不到相关被执行人,使得监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二是网络订餐,如果不是消费者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发现,被动执法较为普遍。

三是网络经营业态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行为定性难。很多网络食品经营者通过美团、微信以及本地门户网站销售自制的烘焙糕点、自制冷热饮品、盒饭及中餐等,除有部分是实体店铺经营的以外,有不少是没有实体店铺,在没有能够保障所售食品安全的加工场所、贮存条件等情况下,在家中制好后,直接通过网络对外销售,这部分经营者有的是无证照经营食品,这类行为属于销售食品还是餐饮服务,抑或是小作坊,根据目前业态划分,监管人员一般情况下很难判定,需要根据线上线下的具体情形进行具体分析。

高老师,今后我们在强化网络订餐监管这块,您觉得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强化信息公示公开,推动餐饮平台亮照经营,增强网络餐饮透明度,让消费者在点外卖时不再“盲选”。像去年,饿了么在厦门打造的全国首条“小蓝心·放心街”,这样的做法就值得推广。在“小蓝心”标准服务体系下,外卖平台会从资质合规、食安管控、用户评价、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通过人工线下走访、线上数据监控等方式对餐厅进行筛选,消费者点外卖前是可以先看看餐厅后厨环境再下单的。

另外,把好食品安全关,推动餐饮平台卫生经营。督促外卖平台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和骑手管理,全面排查入驻商家资质。同时也可以发挥外卖送餐员作用,鼓励外卖送餐员在取餐过程中对食品卫生进行查看,发现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商家主动向平台反馈,促进商家的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等管理。

多地探索让外卖员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 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像高老师刚刚观察中,提到的鼓励外卖送餐员在取餐过程中对商家食品卫生进行查看的做法,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在探索。下面一起去看看。

众所周知,外卖员每天与外卖商家打交道,他们在取餐过程中,能更容易发现一些食品安全隐患。去年,江苏无锡市有关部门在美团平台设立的“品质无锡·安心餐厅”频道正式上线。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和美团平台聘选了一批外卖骑手作为“品质无锡”频道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外卖骑手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流动探头”和“食安哨点”的作用,延伸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治理触角。

在陕西西安,外卖小哥也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去年,西安市有关部门联合平台企业,餐饮企业等,在外卖队伍中让有责任感公益心的外卖员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利用他们“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共同守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外卖员 文国强 在我从事这个行业的7年左右当中,也见过环境差不好的商家,有的商家一个门头叫好几个名字,我们骑手之间也沟通过这些问题,首先他们自己不负责任。

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让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可以充分发挥外卖骑手作为网络订餐单位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用,助力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阿里本地生活公共事务西北大区总监 张涛 鼓励外卖员去主动发现和反馈,身边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通过他们在终端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我们整个行业,共同提升整个食品安全。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