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正视,也要重视

厦视直播室 2024-05-10 20:14:09

2024-05-10 20:14:09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孩子青春期,难免会经历“叛逆”过程,正值“叛逆期”的孩子让不少家长感到“烦心”又“担心”。近日,就有一名家住福建南平的少年,因为跟家人闹矛盾离家出走,还独自搭动车打算前往上海。父母找不到他,只能求助警方。这名少年最后平安回家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5月6日凌晨1点半,在南平市开往上海虹桥的G4944次列车上,乘警杨益霖接到报警称,有一名离家出走的少年在列车上。随后,杨警官根据少年父母的描述,找到了他。

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 杨益霖:你家里人打你电话,你没接到还是怎么样?手机在那边没有信号。准备去哪里啊?上海是吗?去嘉兴。去嘉兴干嘛?去玩。跟家里闹矛盾了是吗?摇头。你家里人找你都找疯了。

原来,这名少年是福建南平人,今年16岁刚上高一。最近孩子产生了厌学心理,因为父母亲经常督促其学习,于是闹起了矛盾,想自己出门散散心。于是他买了夜间的高铁票,想着趁父母休息的时候溜出去。他的父母察觉后,又无法联系到他,只能报警求助。

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 杨益霖:你现在跟家里人有什么矛盾,就坐下来好好聊聊,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一个人跑出去,万一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我们年轻人熬夜没事,你爸妈现在凌晨一两点还在各个派出所找你,报警是不是也很折腾?你这样,你也不要等他们来了,这个车一会儿还要开回去。我就打电话跟他们讲,我就坐回去。对。

经过一番开导,少年终于同意和乘警一同返回南平。凌晨5点20分,列车抵达南平市站,少年与他的父母平安汇合。

“孩子闹情绪离家出走”的案例有很多,而这样的情绪波动,如果没有及时被重视、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我伤害、甚至放弃生命”的例子不在少数,还有些发展为违法犯罪事件,比如,前段时间我们栏目关注过的“南京一大学生考研总成绩第一却因虐猫落选”,“河北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给校园霸凌再次敲响警钟”等等,都令人扼腕叹息。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根据2023年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这一比例高于成年群体。

2021年,第一个有关“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流调报告也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

【教育部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在这些令人担忧的数字和大量的极端案例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为此,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在频频施策。近日,“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在北京启动,同时,教育部决定,接下来每年的5月都将成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5月8日,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全面贯彻科学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家长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精心组织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等,推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据悉,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

在同期启动的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上,专家表示,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凸显的问题,应对学生实施精准化、个性化的干预,这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蔺秀云:有些孩子他出问题可能是他想法出了问题,有些孩子他可能是遇到了一些学业压力比较大,也就是说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精准化地个性化地这样干预,有效地及时地帮他们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成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力工具。专家表示,未来要善用先进科技手段,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韩卓 比如说像ChatGPT4(聊天机器人程序)等等它现在提供很多这种资讯,但是未来我们可以给它输入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就是心理,心理咨询方向的知识,让它可以对儿童青少年起到一些情感陪伴的作用,比如说他(学生)可以通过跟机器人聊天,或者跟我们学会了心理咨询等等这些流派、技术方式的机器人聊天,从而提高自己情绪的积极性。

【厦门多项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全面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来看看我们厦门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上个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围绕“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开展视察调研。调研组走访了多所学校,其中,厦门医学院是厦门市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市政协委员 吴启锋:校园文化现在也是一个切入点。目前学校已经开始配了健康副校长,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当中的指导应该抓得更加到位。

接下来我市还要积极推动健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

市政协特邀研究员 孙巧平: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互相尊重,及时沟通了解,恰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调整干预,使他们能够更健康地锻炼、更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解决心理专职教师编制问题,到规范心理课课时,多项政策措施都走在全国前列。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中绝大多数中小学能够按照市教育局的相关规定,保证每两周上一课时的心理课。“全员心育”、“全程心育”的工作模式在不少学校已见成效。

例如,在厦门市金尚中学,不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是金尚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漫画展、心理游园、手抄报比赛、特色体育大课间......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释放情绪的“出口”。

目前,在金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学生的全覆盖,学校、年段、班级三级预警防控体系逐步成型,老师都成了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员”。

【新闻观察: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正视,也要重视】

其实这几年,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总能引发大家的讨论。面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确定,一下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拔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几年,大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好像变得很棘手。从个人、到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在关注,也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解决的出口。

像刚才新闻中的离家出走的那个案例,是我做的采访报道。我从厦门铁路警方那边了解到,根据他们对警情的梳理,每年他们都会接到十几起类似少年离家出走的报警求助,大多数都集中在初中升高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就是处于人生一个变动时期,而且是比较敏感脆弱的一个时期。另外,根据他们跟孩子的沟通了解,绝大对数离家出走的起因都是跟爸妈闹矛盾。当然离家出走,你不能直接就说是人家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可能就是一个情绪的波动,但是发展到孩子们想要远离父母,独自远行,那证明这个情绪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那你就必须要引起重视,才不至于让这种情绪发展到更糟糕的地步。其实这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确定,是一种助推,也是一种提醒,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课题,而是必须正视,也要重视的一个教育抓手了。

从刚才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了不管是厦门还是外地,都做了不少的事情,去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规范心理课课时、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从探索医校合作,心理援助平台到各种大数据分析,可以说是想了很多办法和途径。那么对于如何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你还有什么自己的观点?

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找到出口,这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如何预防、如何治疗是一方面?找到心病的病因才是关键所在。另外这几年,大家在讨论到心理方面问题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个热词,就是原生家庭。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说过,幸福的人一辈子都在被童年治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塑造,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在这方面家长应该做好什么工作?又要怎么去做?当家长自己也产生困惑的时候,谁来帮忙引导?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们在想各种五花八门的办法呵护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先倾听,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是否认可这些心理辅助的手段。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我觉得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多跟他们有效沟通,应该是一个更有效直接的办法,毕竟心病还需心药治。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