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学生用“估计”二字 老师竟批:“大陆用语”

两岸新新闻 2024-05-07 22:38:05

2024-05-07 22:38:05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一名台湾网友分享了一张小学生作业的照片。其中“估计”一词被老师说是“大陆用语”,要求其订正,此事在岛内引发争议。

报道称,该学生在生活札记中写道,“鞋子不换估计是不行的了。”结果,批改的老师把“估计”一词划红线,并标注“别用大陆用语比较好”。

台湾语文教师 张璿:这个词汇在很多古文古书都有,它会因为在地化,而有所改变,这个小朋友想表达的是,我的鞋子应该要更换了。

“大陆词语”在岛内被“台独”炒作屡见不鲜。此前,有岛内生物课本以“土豆”称呼马铃薯,还有台防务部门的一档节目中出现了“质量”一词,都引来“台独”分子炒作是所谓“文化统战”,声称使用大陆用语就像被“温水煮青蛙”。对此,岛内网友纷纷表示反感,认为相关说辞是无聊的老把戏。

台湾民众:“估计”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吧,平常就可以用的,为什么还要被这样要求。

台湾民众 :夸张,“估计”就是大概、大约,老师很多都是自我意识,他的感觉。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两岸交流渐趋紧密,两岸用语不同已被两岸年轻人视为有趣并乐于交流讨论的话题。有台湾媒体以岛内30岁以下年轻群体常用的网络论坛进行近十年的数据观察发现,包括“闺蜜”“种草”“颜值”“打call”等大陆社会的流行用语,都被台湾年轻世代运用自如。岛内舆论认为,岛内一小撮“台独”分子,他们越是看到两岸民众走亲、走近,他们就越是心虚、害怕,这种故意带偏方向、加深两岸误解和偏见的行为注定不得人心。

【专家点评】王炳忠:小小用词谈何“渗透”? “去中”操弄无聊且无知

现在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说大陆用语、吃大陆零食、看大陆影视剧、唱大陆歌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在一小撮“台独”分子眼里,大陆的一切都仿佛是“洪水猛兽”,甚至连小学生的作业都不放过,他们究竟在怕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台湾时事评论员王炳忠的分析。

台湾时事评论员 王炳忠:我觉得现在很刻意去放大,说这个就是什么大陆“渗透”台湾,甚至有老师把它叫做“大陆用语”,用于我觉得不但无聊,而且凸显无知。因为语言本来就是各省文化都在交错的,那么所谓的这个新的一些用语、意涵,你说这个就叫“大陆用语”,那我说干脆不要用中文了。我觉得民进党害怕,不希望大陆的任何人事物在台湾产生影响,尤其是融入到生活当中,其实我们讲这种所谓的融入或者融合,有的时候也不是很刻意去推动的,是本来文化交流彼此就会影响,而且因为随着大陆现在整个经济实力壮大,中文使用的人口也多,尤其文化影视剧,还有科技上的许多用词、措词、用语都在影响,所以它一定会成为整个大中华圈的主流,所以你刻意要去挡,只是凸显出就是你用政治的想法,要去改变自然文化的影响现象。尤其我们讲台湾的日常用语里头,比如我们现在很常讲,这个人是某某领域的达人,我问你这不是日语吗?又或者现在讲这个人跨领域发展,我们说是斜杠人生,这个斜杠就是英语的,为什么反而你对大陆就特别好像多可怕一样,当然就是政治考量,我觉得无非就是政治的意识形态上纲上线,搞得也未免太疯狂了一些。

【竖屏】台当局现“双标党”本性 竟花钱运营大陆社交媒体账号

民进党一边鼓吹所谓“抗中保台”、一边又想赚大陆的钱。据台湾媒体报道,台观光部门不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运营账号,更计划在小红书上开设账号,遭舆论嘲讽是嘴上嫌弃,身体诚实。更多内容请文诗带来梳理,文诗。

好的张慧。

(1) 近日,台观光部门的一份标案引发岛内舆论关注。之所以掀起波澜,一方面是因为标案金额高达145万元新台币;另一方面则因为标案内容是委托经营大陆社群平台账号。要知道,民进党当局一直声称“大陆社群平台很危险”,要求公务人员不能使用微博、微信和小红书;台湾陆委会也曾直接点名不要使用这些APP;台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还污蔑抖音等大陆社群软件是所谓“认知作战”的平台。

(2)然而,如今台观光部门却“很诚实”,公开招标委托经营这些被民进党当局描述为“洪水猛兽”的大陆社群账号。此举无疑让民进党的“双标”行径再次暴露无遗。对此,台观光部门回应称,这份标案目的是维持大陆旅客对台湾观光资源的熟悉度,然而,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大陆方面一直坚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民进党当局却置若罔闻,选择无视这股汹涌的民意潮流。

(3)资料显示,台观光部门的“个人游台湾”微博账号、“最台湾印象”微信账号分别创建于2011年和2014年,并且持续在更新内容与发布信息。那么,为何民进党当局一边自己运营着这些平台的账号,一边又禁止岛内民众使用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平台已成为两岸民众交流的重要桥梁,让越来越多人透过屏幕看见了真实的大陆,从而打破了民进党编织的谎言迷障。

(4)显然,民进党当局打错了算盘。以所谓“认知作战”蒙蔽台湾民众,制造“信息茧房”,当作煽动敌意、仇恨和对立的遮羞布,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发展空间和利益。抽刀断水水更流。两岸交流走深走实、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无论谁都无法阻挡这股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

好以上是相关梳理,张慧。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