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厦门造” 国际市场受欢迎
这两年,越来越多体育赛事在厦门举办,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的同安区,是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出口基地,今年第一季度,这里健身器材出口额稳中有增,“厦门造”的跑步机、划船机、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从这里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健身器材出口,厦门培育出百亿级健身器材产业,年产值528亿元。
深耕技术赢市场 体育器材热销海内外
握住活动手柄,踩上脚踏板,缓缓驱动前方叶片转动...这款由厦门群鑫机械制造的风扇车,在脚踏板处采用了皮带传动系统,既让骑行过程中运动轨迹的舒适自然,运转顺畅,还能降低噪声影响,实现“静音”健身。
厦门群鑫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俊雄:过去风扇车大部分是靠链条来带动,缺点就是它噪音大 运动起来不顺畅,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改成皮带的带动,设法导入适当的压带轮设计,可以让运动的过程声音很小,运动的过程很丝滑,很平顺,而且没有打滑的问题。
虽然是运动器材的代工企业,但群鑫机械特别重视产品的创新研发。企业开发的跑步机、健身车、力量训练器在内的100多种健身器材产品,拥有210项世界各国专利,产品畅销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方俊雄介绍,为了让产品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他们通常结合客户需求,导入创新工艺和技术专利,对产品进行优化。像这款风扇车原本一年只能卖出一两万台,改良后,销量飙升至十几万台,迅速风靡健身圈。
厦门群鑫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俊雄:未来的健身器材产品势必会跟人工智能AI做结合,所有AI可以应用的场景,将来都会出现在运动器材,现在我们跟客户的讨论,还有我们内部的研发都已经有在做这一方面的准备。
融入新材料 用产品研发诠释实力
走进厦门保圣复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眼前这款板式网球拍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与日常的网球拍不同,这款板式网球拍没有拍线,取而代之的是硬球拍上的一个个小洞。作为一种混合了网球、壁球和羽毛球等运动元素的球类运动,板式网球成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体育运动之一。这样一种球拍在市面上能卖多少钱?答案是500欧元,也就是3500多元人民币。价格不便宜,但这种拍子的年销量却达到了近50万支。而产品获得市场青睐的秘诀便是拍子的制作材料——碳纤维。
厦门保圣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克保:碳纤维具备的特色就是轻、强、弹,它的记忆性很好,当网球接触拍面的时候,它里面的弹性体会给它弹性,经过冲击力,球弹出去之后,纤维会很快恢复原有的平整。
由碳纤维织布变身为一支高品质的球拍,要通过238道精密工序及138道检验项目。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装备,能发挥装备重量轻的优势,达到“减负”效果。拿羽毛球拍来说,优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球拍能够承受更大磅数的拍线,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凭借这样的硬核产品和每年四到六项创新专利,保圣持续收获大批海外客户的认可和订单,近年来公司营业额每年增长10%到20%。
厦门保圣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克保:我们每年都会去做一些技术储备,会提前2到3年去做技术储备,现在基本上在做2027年的开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化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何让生产效率更高?产业链能带来怎样的供应链?我们继续来看。
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资材部副经理 李志明:我们周一有几笔订单,增补了一些数量,月初要出货,原则上我们就是就近采购,本身这个时间比较短,交期又急,我希望大家尽快安排出去。
在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里,资材部的李志明正在和同事安排这两天业务部门发来的订单。由于时间紧,他们决定选择本地企业采购零部件,不仅时间上能节省两到三天,还能到工厂现场与供应商沟通交流,查看产品。
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资材部副经理 李志明:现在像一些钣金、注塑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零部件、五金件,都是在同安区这边采购,原来运输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搬运,比较容易变形,现在外观、质量这一块有提高。
零部件半小时供应生态圈已成形
目前,康乐佳主打的全系列运动器材共600多个品项,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企业出口额达到8800万。
如何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器材所需的零部件上下游协同合作是关键。眼前这台楼梯机,身上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说,以工厂为中心,如今,3公里范围内涵盖了钣金件、五金标准件、注塑件等核心零部件,而在10公里范围内可以实现70%的零部件供应,半小时车程就能完成大部分零部件采购。不出同安区,有些企业甚至能完成约九成材料的采购,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一条供应链“链”出了竞争力。
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资材部副经理 李志明:像一些大的注塑件,原来可能都是外地的一些供应商,现在他们也在这周边,开了自己的分厂, 节省2到3天时间,对于我们外贸企业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
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 魏奇凡:我们今年也会考虑跟本地的一些企业,做一些联名活动,或者说销售或者采购方面会有更密切的合作。
产业链完整 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从原材料钢板、塑料颗粒到各种配件的本地加工,再到电机等部件定制集散,如今,同安已经形成健身器材高度契合的配套能力。健身器材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年产值达65亿元。经过多年持续努力,这里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健身器材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制造装备等全链条,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安区工信局副局长 廖广元:这个产业链相对来讲,上下游的配套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比如说健身跑步机里面的马达,厦门就没有,所以要解决比较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要加大这方面的招商力度,能够引进跟这些企业相配套的核心部件企业,可以减缓他们运输距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