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两岸】年轻人热衷“重养”自己:下班上夜校 用百元寻回童年梦想
近来,有关年轻人“重养自己”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重养自己”的意思就是之前的“养法”不算数了,年轻人开始当起自己的“理想父母”,把自己当作新的生命体,做到满足自己、疼爱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而开心。某种意义上,“重养自己”也代表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本周的《打卡两岸》,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两岸的年轻人如何通过“重养自己”,找寻新的成长方向。
下班不着急回家,年轻人们有了新去处——夜校。晚上七点半,走近厦门夜课堂,一堂咖啡课正在进行。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称量、研磨咖啡豆,注水萃取咖啡。香气氤氲,课堂氛围渐入佳境。
厦门夜课堂学员 熊毅:我个人觉得比较偏向年轻化,我们其实不再是一板一眼的,死板的上课状态,我们更多的是在玩乐之中,去感受知识的魅力。
厦门夜课堂学员 琬瑶:从夜校上面去交点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学点技能挺好的。
与以一般重在提升学历水平的夜校不同,如今流行的“新夜校”,更像个兴趣班。在不少年轻人看来,他们正在夜校里“重新养育自己”。绘画、声乐、舞蹈……这些儿时没有机会学习的课程,现在可以挨个尝试。上夜校,就像按下人生的重启键,大家重新找到机会,去满足童年的美好心愿。
厦门夜课堂负责人 郑俊飞:包括我们一些其他类目,比如说古筝、钢琴,他们学完之后,是可以考相应的一些等级资质的(证书),他们会更愿意用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价值。
厦门卫视记者 吴晓燕:今天这波夜校热,不再与传统工作绑定,8小时之外,人生的另一面更精彩,推开夜校这扇窗,我们可以看见,未来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正被一间间夜课堂的通明灯火照亮。
追寻真正的热爱,也是“重新养育自己”的重要方式。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火热的“村超”赛场上,战况正酣。原本在市井烟火气中踏实生活的普通人,纷纷披挂上阵,这一刻,他们不只是为了村庄荣誉而战,更是在为自己的梦想飞奔。
贵州“村超”平地村足球队队员 杨正乾:我是在隔壁县从江县水务公司上班,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做完过后,我会马不停蹄地赶到我们的现场,我觉得人生需要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热爱与爱好,你有了自己的爱好,有了自己的信仰,你不会觉得累,我觉得“村超”给我一个展现的舞台。
“90后”参赛者李远攀是一名从业十年的室内设计师。大学毕业后的他,原本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工作,但出于对足球的热爱,他回到了家乡,并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贵州“村超”月寨村足球队队长 李远攀:工作再忙再累,但是我到球场了以后,用力地踢那一脚,我就感觉就是,把我的所有烦恼都能抛开,通过“村超”的火爆,很多爱心人士,还有很多企业家帮扶,赞助我们,把这个小时候不能完成的梦想,把它完成了,我们马上有自己的足球场,小朋友们很开心。
李远攀给村里踢球的孩子拍照:贵州“村超”好不好看?好看。月寨村足球队牛不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