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微”治理·城中村“变形记”:烟火气中的“小确幸”

厦视新闻 2024-04-08 19:53:40

2024-04-08 19:53:40

以精雕细琢的“绣花功夫”推进治理与改造,厦门不少城中村旧貌换新颜。居住在其间的原住民和“新厦门人”,也有了更真切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一起去听听他们怎么说。

山边社区是海沧东孚街道的城中村,老家泉州的黄先生四年前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回想起从前的山边村,黄先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停车难”。

海沧区东孚街道山边社区住户 黄佳辉:当时属于是违章乱停车那种状态,喇叭要从这个路的东头按到西头,特别是晚上晚点回来的时候,要在这个村的周边绕好几圈。

去年八月,山边社区将村口的边角地改造成了停车场,为居民提供近两百个停车位,黄先生的烦恼解决了。停车场里还设置了东孚街道首个新能源充电站,广受居民欢迎。

海沧区东孚街道山边社区住户 黄佳辉:收费便宜经济,现在你看这个停车场的状态特别好,我们开车也特别舒服,特别安全。

下班停好车,黄先生还会步行到不远处的生鲜超市逛逛。正在这里买菜的社区居民林阿姨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摊贩无序经营的空地,改造升级为超市后,蔬菜区、海鲜区、熟食区一应俱全,更加有序便捷。

海沧区东孚街道山边社区居民 林阿姨:我们买的时候也是很方便,去年整改以后,(村子)更漂亮了,四通八达。

热闹熙攘的城中村,也为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了创业土壤。紧邻厦大翔安校区的沙美夜市,是厦大学生和周边居民闲暇时最常光顾的休闲场所。每到夜晚,数十个摊位的霓虹招牌亮起,摊主的叫卖声、食客的交谈声沸腾交错,沙美城中村的夜生活图景别具风味。宁德姑娘叶小美六年前来到厦门,流动贩售四果汤,去年7月沙美夜市改造完成,她在这里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铺位。

沙美夜市商户 叶小美:以前我们用帐篷的时候就比较麻烦,现在就类似于店面,很轻松,而且整体卫生都很干净,夏天(生意)好的话,估计一天可以卖两三百份。

沙美夜市顾客 宋女士:经常(来吃),我会跟同学一起来,这边种类比较多,味道也还可以。

因地制宜将美食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有机结合,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唤醒了沙美社区的“夜经济”。

翔安建发城建有限公司沙美美食街项目经理 秦毅:铺位我们现在已经全部招商出去了,运营效果是比较好的,商家的收益也比较好,也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因为现在整个美食街的保安保洁,都是由当地居民优先就业的,带动周边及社区的经济(发展)。

从湖里后坑社区的微型管廊项目、海沧山边社区的公共设施提升,再到翔安沙美社区的夜市经济,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厦门城中村现代化“微”治理,落脚点都在于满足了市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张若曦:厦门城中村数量多,人口密度大,是承载厦门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缓冲带。我们认为城中村下一阶段,还需要持续性深化细微的改造,更好地发挥城中村里面不同多元群体的能动性,同时也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本,社会群体和组织参与到城中村建设,让城中村真正成为厦门率先实现现代化治理的标杆。

厦视短评:“微”治理造福“大”民生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关系城市发展。厦门运用微改造和精细化的有机更新,在保留城中村烟火气的同时,不断提升城中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持续推动城市结构优化与功能完善。今年,我市还出台《城中村改造规划工作导则》,提出“推进厦门市城中村逐步实现宜居社区、宜业社区、智慧社区、和谐社区”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目标。城中村“改什么”“怎么改”,是一个长久课题,而不变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让人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