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价改新探索(三):形成新机制 寻求患者医院基金三者“最大公约数”

厦视新闻 2024-04-06 20:10:34

2024-04-06 20:10:34

继续来看《医疗服务价改新探索》系列报道。自2021年试点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来,我市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093项,形成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机制。新机制确立了政府“管总量、定规则、当裁判”的思路,努力寻求群众能接受、医院能发展、基金能负担三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市医疗保障局的负责人正在了解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情况。2021年启动试点以来,我市在去年1月1日和今年3月12日,完成了两轮调价,第一阶段改革以复杂型项目作为切入点,重点将手术类项目纳入报价范围,共调整573项医疗服务价格。第二阶段侧重优化提升,将长期处于历史价格低位的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共调整520项医疗服务价格。

在改革过程中,医保部门率先推出了升降绑定、增设调控分、两轮报价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形成了涵盖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和评估考核等价改新机制。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 叶喆喆:医院在报调增项目的同时,必须报调降项目,那么它整个调价方案才是有效的,通过这样的一个机制,能够更好地让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充分的博弈,或者说是统筹科室之间的一些关系,它在报价的时候,它就会更科学。

在项目的遴选机制上,医保部门采用综合评分法。这个分值由经济分、政策分和调控分构成。医疗机构申报的调增项目,也就是涨价项目,需要努力提高项目的分值才有可能入选。其中,医院报价涨幅与调控分负相关,涨幅越高,得分越低。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 叶喆喆:那么在医院的角度来讲,它为了提高项目的中选率,它就会把这个涨幅,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这样子也能够让我们最终形成的价格,是在群众能够承担的合理区间。

为了提高医院的积极性,市医保局还建立两轮报价规则。第一轮医院报价后即公示报价初步结果,第二轮报价医院可根据情况修正价格。通过两轮报价,引导医院主动优化报价。 在试点过程中,市医保局还创建了医疗服务报价与分析平台,这个平台具备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评估、总量调控测算、监测评估及责任考核等功能。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卫生管理研究实习员 杨燕芬:医保局把各家医院的工作量,都导入到系统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去年的工作量,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个报价方案的细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与物价管理部副主任 吴宁宁:有了这个系统以后,计算公式都已经带入了,只要我们把数据填进去,它会自动地统计我们总体的金额跟总量的情况,比较智能跟方便我们去上报。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 叶喆喆: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从医院报价到项目经济分的生成,到最后方案形成的全流程,应该讲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这一次的第二轮调价,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过去四个月的工作量。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点在于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接下来,市医保局将继续总结两轮调价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提升新机制规则,适当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高项目的价格差异;持续推动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治疗及化验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局长 花育明:动态调整好医疗服务价格,在群众能接受、医院能发展、基金能负担之间,寻求最大的公约数,力争为全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更多更好,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实践”。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