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团队发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
日前,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团队/与空军军医大学团队等/合作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并研发出一种有效且副作用较低的潜在抗体药物,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疾病。在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向记者介绍,与健康人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会出现明显萎缩,这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我们通过基础研究找到了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的一个重要的病原蛋白,称之为tau蛋白,这种蛋白质在细胞里面聚集的时候,积累越来越多,这个细胞就会死掉,要治疗这个疾病,就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这种有毒性的蛋白沉积物给它去除掉。
有效清除具有致病作用的tau蛋白,且产生较小的副作用一直是科研难点。赵颖俊教授团队此次的突破,是发现了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毒性tau蛋白形式(p-tau217),同时研发出了针对它的新型潜在抗体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抑制tau蛋白沉积物引发的神经毒性,在进一步的小鼠实验中,科研团队用抗体药物成功清除了致病蛋白沉积物,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与过去的药物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副作用比较小。我们的抗体药物其实就是能够通过改变蛋白质的可溶态,让它能够像在水里溶解一样的形式存在,这样就能保证它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不会产生毒性。
赵颖俊教授说,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点的研究有很多,其中针对β-淀粉样蛋白靶点的研究较为热门。但是,它的干预主要在早期,很多病人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针对tau蛋白的治疗可以在疾病早中期进行,此时病人已经具有较高的tau蛋白沉积病理,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群体在临床上更容易被诊断,数量也较多。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疾病早期蛋白聚集之后会触发一系列的反应,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我们靶向的毒性tau蛋白,可能是多米诺骨牌,靠前面的一张牌,只要我们把这张牌扶起来,后面的牌它也不会继续往下倒,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研究有可能能够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进展。
近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目前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将针对毒性tau蛋白的新型潜在抗体药物推向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