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先进核电技术亮相!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开幕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昨天(19日)在北京开幕,共有1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了当前核电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核工业展览之一,中国国际核工业展已经成为我国核工业产品技术、重大装备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平台。
作为我国核电领域最著名的“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大比例模型矗立在展厅的中央。这台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近100亿度。
记者发现,在华龙一号模型边上多了一个蓝色机柜,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它极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广核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 孙永滨:“和睦系统”是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安全及数字化仪控系统,已经在包括华龙一号在内的23台核电机组大规模应用。当核电站出现了异常工况的时候,它能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使核电站安全停堆,为核电站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1年我国第一台华龙一号机组投入运行。而如今它再次亮相时,国内外已经有5台华龙一号机组正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绿色电力。从“一根独苗”到国内外“遍地开花”,华龙一号机组已经进入了批量化建造阶段。
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科研设计系统工程师 张泽皓:从以前的单台机组建设到现在的多台机组并行设计建造,华龙一号国产化率水平已经超过了90%,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超过5300家企业飞速发展。
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达27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不仅是华龙一号,本届核工展上还展示了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数字核电站等最新核电技术,我国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高效推进,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
浙江大学先进智能数字孪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纪尧华:数字三维的核电站,把核电站现实当中的版本搬到手机端和移动终端,让整个核电系统变成可视化。核电站检修非常复杂,通过数字化和虚拟仿真的技术,就可以为核电站搭建虚拟应急演练,让核电检修变得快捷、简单、高效。
我国首次向全球开放10个核科研设施
在本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中核集团宣布,首次向全球开放10个核工业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
这次开放的10个核工业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包括新一代“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三号试验设施、国际上能量最高的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世界六大中子源之一”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位于地下560米的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冯勇进:我们开放的地震模拟台,主要是来分析在地震的情况下,结构的完整性、性能的完好性。同时通过这次地震台开放,促进各个学科相互交叉,同时也可以实现实验设施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这次向全球开放核工业科研设施,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和核技术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全球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立波:可以通过网站上面的联系方式,向有关机构发送需求。我们每年对这些设施有统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时长,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在我们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些开放给大家。
中核集团表示,将持续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与国际社会的伙伴们深化合作,共同开展联合研发、共同推动全球核科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