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近年来,厦门通过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普惠优先的多元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
远程胎心监护 减少院外妊娠风险
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是释放生育潜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厦门不断创新优化孕产妇保健流程,打造“孕妈妈微服务平台”,孕妇通过手机便可自助建卡、预约分娩床位、查看产检信息等;同时,在全国首创妊娠风险智能画像功能,帮助医生了解孕产妇妊娠风险和健康问题。(标1)此外,依托“互联网+妇幼”模式,我市还推出远程胎心监护服务,减少院外妊娠风险。怀孕36周的林女士,在产检B超时发现胎儿脐带绕颈两周,为此她从医院租用了远程胎心监护设备,实现居家实时胎心监测。
孕妇 林女士:我觉得挺方便的,做完之后还可以发线上的(胎心监测)报告给医生(远程)判读,有医生的判读跟你说正常,心里面也会比较安心一点。
在远程胎心监护的辅助下,医生能够及早发现胎儿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孕妇就近就医。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吴芹:一些高龄的孕妇,像一些妊娠糖尿病的或者妊娠合并风湿病的,有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的这些(孕妇)需要加强监测,避免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升分娩镇痛诊疗水平 改善生育体验
改善生育体验,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广无痛分娩,提升分娩镇痛诊疗水平,目前已覆盖“厦门市孕产期保健新流程”预约分娩床位的医院。在湖里区妇幼保健院,麻醉医生正在为产妇进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减轻身体疼痛。
产妇 张女士:(无痛分娩针)刚打上去的时候,有一种冰冰凉凉的感觉,我觉得非常好,过一会就不疼了,生的时候也不疼。
进入龙年以来,医院总分娩200多例,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其中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率约60%。
湖里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 吴雅松:现在椎管内的镇痛分娩,我们置入的管子是软的钢丝管,不容易损伤,也不容易出血,不容易造成血肿,还有一个是采取脉冲式的电子镇痛,这样每个小时可以预先给予一定量的麻醉镇痛药,包括全产程中随时可以进行调整用量。
开设高标准新生儿病房 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目前,全市共有14家医院开设新生儿病房,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大幅提升。其中,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在闽西南率先达到三级C标准,是国际评价标准的最高等级,去年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全国最轻出生体重、出生时仅350克的早产儿。
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教授 庄德义:比如说ECMO(体外膜肺氧合),能够做心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在我们病房都能独立完成。现在我们一年抢救2000位左右的(危重症)新生儿。
普惠优先多元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随着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家庭托育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厦门积极发展普惠优先的多元托育服务。位于思明区的这家托育机构,是去年新增的普惠托育园之一,可提供97个托位。
家长 谢女士:因为是属于封闭式管理,但是里面空间又很大,小孩子运动这些场所,我觉得是足够的,还有一个就是集体生活,对于小孩子成长来说是非常棒的。
真优宝贝·萌托里(松柏园)负责人 李素梅:我们每个月都会给到家长阶段性的养育指导,会不间断举行一些家长沙龙、约访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家园共育”。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拥有托育服务机构400多家,提供托位超过1.9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6个,拥有普惠性托位约7000个。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新增不少于2000个普惠性托位,同时进一步降低托育机构成本,优惠收费价格,让婴幼儿家庭有得托、托得起、托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