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中国“首龙”在福建亮相!
今年是中国甲辰龙年
中国甲龙新物种
“英良达泰龙”
今天(2月29日)在福建厦门
正式对外公布
新物种长什么样?
发现和研究过程有什么故事?
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这就带你揭秘
2024年2月15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邢立达副教授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执行馆长钮科程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
乔丹·马伦教授
(Jordan C. Mallon)
宫下哲人教授等学者
(Tetsuto Miyashita)
在专业期刊
《脊椎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古生物学》上
(Vertebrate Anatomy Morphology Palaeontology)
发表论文
描述了两件发现
自江西会昌县晚白垩世早期的
甲龙亚科标本
并将其命名为英良达泰龙
(Datai yingliangis)
英良达泰龙
属名达泰龙中的“达泰”取自中文“通达、安泰”之意,种名则是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向全资资助其建设发展的英良集团成立25周年致敬。达泰龙的发现是对晚白垩世早期甲龙亚科化石记录的重要补充,为解释甲龙亚科与非甲龙亚科的甲龙科恐龙的分异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次论文报道的两只达泰龙个体化石发现于江西会昌县上白垩统周田组。
2016年,在会昌县贡水河沿岸进行道路开挖施工时,当地有细心村民注意到散落在路边的紫红色碎石块中隐约可见一些白色骨质物体,并将其拍照发布在网络贴吧上询问。时任化石吧大吧主的钮科程告知其可能为恐龙化石,由于标本非常破碎且尚未清理修复,难以辨别具体是什么物种,建议联系相关科研机构现场勘察,之后便与发帖人失去联系。
直至2018年,钮科程在负责筹建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期间,再次偶然对接上了这些碎石块的消息:由于过于破碎,无人问津后被村民捡拾收集起来并还保留在当地。随后,博物馆与当地村民取得联系,这些碎石块便被捐赠至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并后续由该博物馆主持清修保护并开展科研工作。
经过博物馆清修实验中心的修复人员漫长的拼合修复工作,两只叠压在一起的甲龙标本逐步呈现出来:叠压在下方的标本为达泰龙的正模式标本,保存了头骨,八节颈椎,两件颈半环和骨片,部分腰带骨骼和尾椎。另一件标本保存了头骨,全部颈椎,部分背椎,肋骨和肩带骨骼以及骨片。由于椎体上的骨缝合线并未完全愈合,研究人员认为两件标本均是亚成年个体,体长约3.5至4米。
达泰龙的前颌骨突出,有与其他大部分甲龙亚科相似的、标志性的颅部突起,而覆盖在下颌和喉部的多边形骨片,就像锁子甲一样保护着动物的咽喉,这一特征在缙云甲龙(Jinyunpelta)标本中也发现过,尾椎骨被骨化的肌腱包裹,大概率是为了支撑尾锤。达泰龙独有的特征是脸颊两侧有一对小型的轭骨方轭骨角,并向外伸展。达泰龙的形态学特征介于早期的甲龙科和后期衍生的甲龙亚科之间,经过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团队认为达泰龙处于亚洲甲龙亚科的衍生类群或与发现于蒙古和中国北部的绘龙(Pinacosaurus)构成一个姊妹类群。
叠压在一起埋藏的达泰龙也为甲龙类的行为学方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这种埋藏姿态也在发现于蒙古和中国北部的绘龙身上出现过,当时这种姿态被解释为原地风沙沉积的快速掩埋,间接说明了绘龙的群居行为。两件达泰龙标本是沉积在河流或者湖泊之中,无法确凿是否原地埋藏,但很可能也和甲龙类的群居行为相关。有趣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达泰龙标本的第三和第四节颈椎被两个弯曲的潜穴遗迹化石穿过,潜穴直径约为2厘米。这种遗迹与该团队曾经在赣州地区发现过的恐龙蛋巢与螃蟹迹共生标本上的潜穴相似,但它们的主人参与恐龙遗体的分解可能性不大,可能只是在沉积物上打洞,并与达泰龙的遗体产生了“亲密接触”。
“英良达泰龙”模型
小科普
甲龙是一类非常著名的恐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北美和亚洲。其典型代表甲龙属(Ankylosaurus)因在影视荧幕中常常出现在与霸王龙的对抗场景中而备受大众关注。甲龙类最大的特点是从头到尾有大量的骨板覆盖,因此常被称之为“坦克龙”,一些甲龙类成员的尾巴末端还有一个炫酷的尾锤,既有铠甲又有大锤,真正在恐龙届做到了攻防一体。甲龙中的甲龙亚科成员尺寸较大、头身都较宽,并具有发达的尾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