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油炬走境”在海沧火热举行:传承已有千年 增进团结凝聚民心
昨晚,传承已有千年的非遗民俗活动“油炬走境”在海沧火热举行。
夜幕降临,约500名居民手持三米长的燃烧油炬,从海沧社区的柯井社戏台出发,踏上走境祈福之旅。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途经莲塘别墅、黄公桥、明清时期的骑楼建筑古街等地标,远远看去像一条条蜿蜒前行的火龙,十分壮观。队伍里,腰鼓、秧歌、舞龙舞狮等民间表演穿插进行,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将红红火火的新年祝福,传递至每一个角落。
海沧街道海沧社区居民 张志坚:今年这个活动气氛非常好,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红红火火,阖家平安。
除了本地居民,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台胞参与。王嘉麟已连续六年参与“油炬走境”,今年她还带上了家人一同来体验。
在厦台胞 王嘉麟:台湾其实元宵节也有类似这样的活动,虽然形式不一样,但都是祈福团聚的意思,像这样的民俗活动,也是我们两岸共同的文化,应该要继续传承下去。
相传,“油炬走境”习俗起源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当时就有民众举着油炬,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保护庄稼,祈祷获得收成,后来演变为元宵节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如今,在海沧区海沧社区、温厝社区、古楼农场、囷瑶村、青礁村、锦里村等村居依旧流传,2019年,被列入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沧区文化馆馆员 刘丽萍:参加这个活动的过程当中,村民互相协作,邻里的关系也更加和谐,感情得到了沟通,促进了团结和凝聚民心。
海沧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 顾红艳:我们会加大保护利用传承,让一些民间技艺传承得到很好的延续,比如说这个油炬的制作,要求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老一辈有一些很好的手工制作技巧,也希望我们年轻的一代继续把它传承下去。
目前,海沧区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2项,其中民俗类就有12项,除了“油炬走境”,春节期间还举办蜈蚣阁、钻灯脚等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