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聚八闽——新春走基层】翔安马巷南音大汇唱 展现千年古韵魅力
南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昨天,翔安区举办南音大汇唱活动,来自闽南等地的众多南音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唱乡音、共叙乡情。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翔安马巷,感受千年古韵的文化魅力。
伴随阵阵腰鼓声,醒狮跳跃、金龙翻腾……昨天一大早,翔安马巷热闹非凡,30多支由舞龙舞狮队、南音社团等组成的队伍,沿着马巷老街进行“踩街”表演,在喜庆的氛围中为市民群众献上新春祝福。
在马巷公园的舞台中央,一曲应景的《贺新年》正式拉开了南音大汇唱的序幕。翔安区南音协会、厦门市南乐研究会等南音社团轮番上演,悠扬婉转、古朴幽雅的南音,让观众沉浸在千年古韵的文化魅力中。表演者中,今年8岁的陈敬旭,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
新圩学校学生 陈敬旭:南音的旋律是我喜欢的,学校有南音社团我就赶紧报名了,(学习南音多久了)一年多了。
眼前这位手执乐器居中而歌的姑娘,是马巷南音“新秀”陈思诗,她与南音的缘分是从孩童时代开始的。
翔安区南音协会会长 陈思诗: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本身嗓音条件不是特别好。(另外)有一些闽南话我经常讲得不是特别标准,所以在唱的时候像一些咬字字头、字腹、字尾有时候咬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老师特别有耐心。
南音的“难”不止于此,除了唱腔、咬字,南音涉及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多种乐器。其中,“四宝”是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可以发出犹如琵琶般连续的声响。
记者与陈思诗:(我可以试一下。)第一块板先用四个手指头把“四宝”固定一下,你要拿到中间固定住,再用大拇指扣住,(好像挺难的)先在能晃动的前提下,再用你的大臂到手腕这边。
如今,翔安区已有26个社区(村)成立了南音社,成为厦门南音爱好者的集聚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南音、爱上南音,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碰撞中,让千年古韵焕发生机与活力
翔安区马巷南音社指导老师 潘天乞:马巷南音的历史距离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了,现在尽我的力量传承(下去)不仅马巷,其他地方的都可以来(学南音)。
翔安区南音协会会长 陈思诗:保留传统的同时再创新,融入一些现代乐器,比如说我们会加入吉他、贝斯,还有架子鼓,平时我们也会线上直播交流,到海外交流。
【记者手记】在马巷公园的舞台上,南音大汇唱热闹喜庆的氛围仍在延续。从耄耋老者到稚嫩孩童,古朴清雅的南音艺术已经融入翔安的乡土世界。期待更多的南音新秀,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千年古韵声声不息,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