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新春走基层:老手艺里的传统年味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2-06 21:53:18

2024-02-06 21:53:18

年关将至,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开始热销,不少老手艺人有点忙不过来了。新春走基层,我们跟着记者一起探访同安的一家竹编店,看看老手艺人的绝活,感受传统年味。

一根平平无奇的竹子能“变幻”出多少样貌?同安区较场路的这家竹编店,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走进店里,目光所及是琳琅满目的竹器用品,竹制的农具、餐具,还有婚俗、祭拜用具等等,应接不暇。每天早上7点多,杨丽唇夫妇会准时开门营业。

竹编手艺人 杨丽唇:现在做的是什么,这个是簸箕 晒东西的那个。

坐在竹凳上的杨丽唇双脚稳定住竹子,双手在一条条竹片中来回翻腾。竹片上下翻飞,不断穿入,排列,交织出一层层细密有序的花纹图案。

竹编手艺人 杨丽唇:就是要看(花纹),两片竹子起来,两片下。(两上两下。)对,一上一下做不了,竹片要一层层刮,还要剖,刮好再这样弄,弄起来还要弄一个圆的。

另一边,杨丽唇的丈夫杨朝根正忙着在另一种竹器上刷清油。

杨丽唇丈夫 杨朝根:刷油比较牢固,比较漂亮。如果要用来蒸东西的竹器就不刷,放东西的就可以刷。

杨丽唇告诉我们,春节期间,很多闽南人会办喜事,或者供奉神明,需要订购竹筐,用来盛装物品,所以临近春节他们店里的生意很不错。

竹编手艺人 杨丽唇:结婚用的,男的就是挑猪脚。(挑猪脚送给谁呢?)送给女方,然后女方衣服放到这里,带到男方家里。(订单)很多哦,正月十五还要做很多。(然后我看表面还有印这个红色。)就是喜庆啦。平安、福、添丁进财,这个囍,就是很有意思,很多人喜欢。

除了竹筐,吊篮也是春节期间走俏的竹制“单品”。杨丽唇告诉我们,每对吊篮都要经过10多道工序,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制作耗时较长,目前遇到比较急的订单,她只能婉拒了。从12岁开始学习竹编的杨丽唇,已经和竹器打了50多年的交道。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撑起一家生计的手艺。而他们所处的这条较场路,本身就是著名的竹器之乡。

同安文史专家 许梗同:这个村庄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就有成立一个新民公社,同安县新民公社祥桥大队外较场竹器厂,这个厂里面,单单从事竹编的社员就有200多个,他们都是流水线作业的,效益很好。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为社会变迁,竹编就被塑料啊,金属制品替代了,慢慢就萧条了,现在整个村庄就剩下唯一他们两个从事这个竹编工艺。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们对这门老手艺依然喜爱,也希望这些带有“匠人精神”的手工制品,继续温暖时光,留住地道的年味。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