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100才能提现,哪来的规矩?

北京日报 2024-02-05 10:01:23

2024-02-05 10:01:23

广东广州互联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纠纷案,再次让“互联网平台提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报道,用户林某在某平台开通自媒体账号,因为平台设置的低于100元不能提现的规则,林某账户中一直沉淀着65.01元的余额不能提现。经审理,法院认定“低于100元不能提现”属格式条款,该条款无效。对此,网友纷纷点赞,不少人还借机倒苦水:“在某外卖平台签到分享攒了几十块钱,怎么都取不出来”;“某自媒体平台账户里还有20多块,躺了好几年了”……

案件引发网友共鸣的背后,是对“提现有门槛”的长久不满。梳理来看,诸多互联网平台在提现上其实有多重套路。其一,“做任务领现金”难。很多平台都有做任务领金币的活动,但“金币”能兑换多少现金,一直是商家说了算。更关键的,兑换比例还不稳定,往往是“马上接近提现目标时,兑换比例就会严重降低”。其二,除了提现有门槛,这个门槛还不时浮动。比如,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某阅读平台参加活动赚钱提现,但当自己赚够了10元时,提现门槛就悄然成了20元。另外,即便成功完成了提现程序,有些时候等来等去现金就是不到账。

明明是用户账户里的收益,平台为何想方设法“克扣”?客观来说,一些平台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控制小额提现的数量。毕竟,从成本账来看,虽然每笔提现金额都不高,但大量零散用户若频繁提现,所产生的支出并不小。此外,个别平台设置“新人红包”及限时的创作激励任务,即便这些奖励金额均不高,但若有人利用这一机制来薅羊毛,这种奖励反倒会变成“成本漏洞”。这个角度看,平台设置提现门槛,某种程度上也有些无奈的意味。

可问题是,规定的设置应基于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而不能用格式条款单方面扩张自身权利、限制对方权利。提现门槛有没有明确清晰告知用户?门槛一变再变,是不是有违约定?为了方便管理,一再限制用户权利,与“店大欺客”何异?

平台经济时代,类似格式条款乃至说技术霸凌其实并不少见。摇一摇广告强行跳转到广告界面,假消费者自愿“摇”之名,行强制“广告”之实;在一些平台注册账户,稀里糊涂就进行了授信付款、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各种“授权”,平台美其名曰“善解人意”,其实是“善解钱包”……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眼下,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平台侵权行为的关注只会越来越多。如果还是继续玩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套路,终会透支信任、得不偿失。坚持技术向善,真正把“用户思维”摆正,才能实现用户与平台的双赢。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