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走进城中村 感受新变化
城中村是许多外来人口在厦门发展的“第一站”,城中村的提升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湖里区殿前街道马垅社,看看这里的居民与工作人员如何齐心协力,提升人居环境,实现居民幸福安居梦。
走进马垅社,整齐悬挂的大红灯笼、随处可见的中国结,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宽敞平坦的道路、路旁规整的小摊、统一美观的店招……昔日狭窄脏乱的模样早已不见踪影。
学生 江俊杰:楼房街道变化挺大的,变得越来越繁华,人也变得越来越有素质。
商户 熊先生:改造得很好,让我们出行生活都方便很多,做生意也比较方便,我们自己经营范围以内的(区域)都给规范好卫生,不要影响交通。
殿前街道马垅社居民 黄宗楠:马垅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现在不管是电压还是马路都弄得非常好。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与居民的支持。陈新发是土生土长的马垅人,为了让社区更加美丽整洁,他按相关部门指导,自费制作门头店招,还积极发动亲朋好友,一起支持马浦路店招样板段的建设。
殿前街道马垅社居民 陈新发:(统一店招)是经过居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的,我第一个去做,我们一家子都是我说服他们启动的,4栋房子做起来总共花了24万元左右统一规划比较好看。
为了让居住环境更美观整洁,不少居民也主动带头拆除自家违建与铁皮雨披,推动空间梳理工作全面展开。工作人员介绍,马垅社已经累计拆除铁皮雨披1400多平方米,拆除“两违”面积超过3650平方米,这些腾出来的空间都用于口袋公园、综合站房、村史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殿前街道马垅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黄秀叹:我们只用了20天的时间完成了签约,拨款还有拆除,最后建成了这个200多平方米的综合站房,除了能够保证马垅社的用电安全,(二楼)还有一个红色教育的赓续基地。
停车难、“花式”占位导致汽车刮擦、道路拥堵等问题也一直是马垅社居住环境的痛点。为此,街道、社区多方征询居民群众意见,最终,马垅社居民小组自筹资金1300万元,在湖里区及殿前街道的指导和支持下,成功申报了马垅社停车楼建设项目。这个全市第一个居民小组自筹资金修建的停车楼最近奠基,计划年后开工,建成后可提供135个车位。
殿前街道马垅社居民小组小组长 陈宏进:停车楼有设计电梯,老人可以到屋顶上面去(运动),屋顶上要做门球场,以后有机会可能要做网球场,居民是百分之百赞成(建停车楼),预计在今年国庆节建好。
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开展以来,殿前街道及马垅社区围绕“共商 共建 共治 共享”,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党员、居民代表作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被激发。
殿前街道二级调研员、马垅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 邱忠民:我们下一步要引入新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城中村的管理,把新的文旅商项目引入马垅,提高马垅居民的收入。城中村的改造不光是变美,老百姓的腰包也要“鼓起来”。
【记者手记】城市更新牵动民生幸福,也有利于让城市发展更具潜力和韧性。在探访殿前街道马垅社的过程中,温馨、和气是我们最大的感受,居民齐心协力为家园作贡献,社区工作人员以“绣花功夫”开展改造提升工作,“共商 共建 共治 共享”的理念融入到社区的各项事务当中。时间向前,马垅向上,让我们继续期待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