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53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出炉 厦门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入选

厦门日报 2024-01-11 08:23:27

2024-01-11 08:23:27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会同省林学会共同开展首批省级自然教育基地认定工作,决定认定53家单位为首批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入选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

市资源规划局介绍,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次申报的教育基地为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该基地不仅有一套完善的自然教育运营管理制度,还拥有两座2348平方米的海豚馆、一个550平方米的中华白海豚科普馆,兼具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科研实验、生态观赏等功能。

目前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将依托专业驯养和宣讲团队,逐步开发研学课程,更好地发挥珍稀海洋物种救护、海洋意识科普教育、鲸豚科研交流平台作用。此前,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被授予福建省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和福建省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相关

引领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科技发展

海洋三所一实验室获评省优秀

近日,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设的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在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本次全省共276家实验室参与评估,其中27家被评为优秀。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实用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解决突出存在的海洋生态受损问题。同时,实验室不断积蓄原始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引领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科技发展,同时积极发挥科研优势和成果积淀,为国家和地方的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支撑。

实验室技术牵头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顶层设计,主持或参与编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国家规划。

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实验室牵头制定《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及系列国标、《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等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导性文件,科学规范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

此外,实验室还积极为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服务,牵头编制厦门市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成功修复了观音山、天泉湾、会展中心等十余处海滩,修复海滩面积约占全市海滩总面积的70%,提升了厦门滨海景观和旅游休闲带来的经济效益。实验室还开展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及栖息地保护研究,为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建议;做好第二东通道、翔安机场等重大交通工程的用海前期技术咨询及后期跟踪监测与影响评估服务,助力海洋管理与经济建设,科学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