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2023丨牢牢把握首要任务
行至岁尾,回望全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取得殊为不易的发展成绩。
“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一年来,在地方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奋进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脚步坚定向前。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准?”“从实用的情况看,已经铺开了吗?”
11月28日,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每一个展位,在智能机器人面前细致询问。
看完展览,总书记有感而发:“上海取得的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让我感到很踏实,有了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刻阐述,其中,“依靠科技创新”是第一条。
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第一站,总书记就来到苏州工业园区。180吨级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可折叠卷曲柔性屏、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展厅里,科技创新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边走边看。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内部
“我国经济要往上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就要靠科技。我曾讲,要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你们承担着这样的历史使命,既重大又光荣。”总书记勉励道。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围绕科技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
“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4月,在广东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书记走进企业展厅、总装车间、电池生产车间等,了解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进展情况。
5月,在河北石家庄的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总书记强调,推进现代化建设,要靠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科技方阵。
△2023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
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总书记叮嘱:“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
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实现“零的突破”,全球首颗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诞生,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至今年9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总数突破200万个……这一年,我国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见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
5月10日上午9时40分许,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高铁,缓缓驶入雄安站。
三天时间,总书记赴雄安、抵沧州、到石家庄,探工地、看港口、问民生,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寄予厚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站考察。
今年以来,总书记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的考察足迹也折射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刻考量——
4月,在广东考察期间,总书记要求当地“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一辆从香港开往珠海的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入境珠海。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高质量发展,需要区域协调发展,扎根于国内大市场的热土,也离不开统筹内外,持续深化对外开放。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独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考察第一站,来到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在展示信息化互联互通成果的大屏幕前,总书记停下脚步。只见屏幕上一条条陆地光缆、出境电路等从南宁出发,穿山越海、纵横交错,奔向东南亚各地。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市考察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等情况。
“通江达海、江海联运,这是广西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总书记叮嘱,“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很有必要、大有潜力”“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各领域合作,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一系列协同发展的重大部署,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宏大气魄。
在我国版图上,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是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攻坚克难之地。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内蒙古之行,主持召开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明方向、谋思路、作部署,发出了“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
一直以来,我国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对于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总书记重点强调的工作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首要”和“导向”。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总书记叮嘱:“内蒙古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因煤而生。但是产业太单一不行,多元化发展是方向。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10月10日,在江西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书记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推动节能减污降碳等情况,强调“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
低碳转型逐“绿”前行,全国各地正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在陕西西安的某品牌汽车工厂厂房内,一个个机器人正在精准地进行冲压、焊接、涂胶,智能物料车沿着固定线路有序投送物料。这座规划年产10万辆整车的工厂,以“零碳”为目标。
在浙江桐乡一家企业的5G智慧工厂长丝生产车间,借助超低压蒸汽回收及凝液回收技术,每年可减少95%的固体废物和65%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安徽宿州,漂浮式光伏电站让“废水”变成全新的电站载体,实现了采煤沉陷区的“变废为宝”。
…………
△陕西某品牌汽车工厂冲压车间机器人正在自动抓件。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新征程上,只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