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群众的需求在哪 志愿者的服务就在哪

厦视直播室 2023-12-05 20:28:01

2023-12-05 20:28:01

今天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在我国,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加相关团体,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在非本职职责范围内,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因此,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

截至去年底,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3亿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

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

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首次突破百万

就我们厦门来看,今年,我市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已首次突破百万。他们在助老扶幼、生态环保、文明劝导等多个领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案例,感受志愿者们是如何把志愿服务融入“爱心厦门”建设。

幸福食堂:爱心妈妈为老人制定“营养菜单”

红烧猪肉、糖醋鱼、炒青菜……临近中午,在海沧区渐美村的幸福食堂里,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妈妈”们正在厨房忙碌,为渐美村100多位老人“量身定制”菜品,这些“营养餐”按照“两荤一素一汤”搭配,不一会儿就端上了餐桌。

渐美村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2018年开始设立幸福食堂,为村里75周岁以上的老人制定“营养菜单”。作为我市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员,渐美村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经过几年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项目也不断增多。

渐美村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队长 许月琼:从原来的32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86人了,像最近我们就开展一个入户慰问困难儿童的活动,关心老人儿童,关心妇女,什么(志愿)活动我们都会去做。她们都觉得很快乐,很热衷于做志愿服务。

关爱未成年人:开展“传统遇见未来”系列文化志愿服务

关爱未成年人也是志愿服务的重点。集美工业学校与集美区少儿图书馆合作,在图书馆设立德育实践基地与志愿者服务基地,从2012年开始,学校师生就不间断地来此担任“书香使者”,开展“传统遇见未来”系列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

集美工业学校学生志愿者 陆奕宸:一个学期下来有(参加)70多次,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会继续下去,不仅以后上了大学,甚至到了社会以后 我觉得我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集美工业学校团委书记 白平南:其实“书香使者”只是我们其中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还有爱心地铁,志愿养老,还有文明礼仪、绿色光盘行动等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也能够学到更多如何去关爱他人,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爱。

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

当广大志愿者默默为社会奉献光与热的同时,厦门也在以尊重、理解、褒扬回馈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让爱与温暖循环往复。比如,每一个与志愿者有关的节日,厦门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弘扬志愿者精神。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我市还积极出台相关法规和意见,完善志愿者管理,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

致敬志愿者:推动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发展

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工作意见》等加以保障。其中,《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于2021年3月5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落地超过两年。《条例》出台后,市民政局等部门配合条例,通过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监管工作、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等步骤解决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难题。制定出台志愿队伍、志愿者网上注册操作指引,发布志愿服务协议范本,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致敬志愿者:提升礼遇待遇 做好保险保障

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也是厦门礼遇志愿者的一项重要举措。2017年起,我市已连续7年为注册志愿者统一购买保险,保障项目不断升级完善,包含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伤害医疗、第三者责任等,并在各区巡回开展志愿服务保险培训,帮助志愿者用好用实保险保障机制。

我市还将推荐获评国家级、省级荣誉志愿者列入道德典范礼遇对象,向他们赠送“礼遇卡”,提供在本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时优先享受医疗服务;免费乘坐本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免费参观游览本市内国家3A级以上景区(点)等持卡优待。

同时,厦门充分挖掘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师资库、新时代文明实践师资库278人,常年组织开展知识传授、技能学习、团队拓展等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培训,让志愿者更专业,让爱心更有力量。

随着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我市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108万名志愿者、7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23个,省五星级志愿者43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继续书写新时代爱心故事。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团委委员 蔡文悦:平日里,我们是一线电力职工;业余时间,我们积极号召全体电力职工 积极加入(光明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走访企业、走进校园、慰问老人未来,我们将持续打造“奉献爱心平台、便民服务窗口”,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观察:群众的需求在哪 志愿者的服务就在哪

在厦门,志愿者可以说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厦门的志愿服务如何开展,有哪些特点?

群众的需求在哪 志愿者的服务就在哪

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总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和你不期而遇,让人觉得心头一暖。其实,在长期的采访中,我观察发现,志愿者中有不少老年群体,他们退休后,结合自己的所学所长,发挥余热。比如退休的律师、法官,充当社区的调解员;退休教师组织社区活动,教大家唱歌、画画、写书法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现在厦门的志愿服务,已经凝聚起了人人参与的共识。同时,我们也发现,现在厦门的志愿服务更有组织性,也更加专业。比如,“爱心观演”项目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免费观影、观演;“看见幸福”项目组织眼科中心等医院开展巡回义诊,把优质眼科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市65家“爱心餐饮店”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爱心餐等等。可以说,厦门把志愿服务融入“爱心厦门”建设中,群众的需求在哪儿,志愿者的服务就在哪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随着一些大型活动落户厦门,这当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志愿者,比如金鸡志愿者、马拉松志愿者等等,他们同样也是厦门城市的名片。

如何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其他城市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倡导“健康公益”理念 让爱心在志愿者和城市之间双向传递

这个问题问得好,此前,在采访一个公益项目时,我听到了一个词,叫“健康公益”,它倡导的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让志愿者也能有获得感,这样的公益行动才能健康发展。比如刚才新闻中提到的购买保险、优先享受医疗服务、出行游览免费等等都是。我想这也是我们志愿者队伍能不断壮大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回馈。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志愿者和社会能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我想,其他城市有些好的经验做法也许我们也可以参考借鉴,比如上海就把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志愿者进行正向激励,对于全市有影响、有创新、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设立专项基金,志愿者遇到困难、有需要时可申请帮扶资助。我们也期待,厦门能够通过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让爱心在志愿者和城市之间实现双向传递,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