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正视人口负增长的现实
厦门部分幼儿园招生从“一位难求”到“虚位以待”:海沧区公办幼儿园剩余学位首次向非户籍等群体补录
新闻头条来关注幼儿园入学的话题。这几天,我市海沧区的一则幼儿园补录公告引起讨论。根据海沧区教育局发布的《2023年秋季幼儿园小班招生补录公告》,海沧区37所公办园剩余1500多个学位,补录对象为尚未被录取的“两一致”幼儿及非“两一致”小班适龄幼儿。换句话说,就是补录对象可不限户籍。
我市部分幼儿园招生从“一位难求”到“虚位以待”
往年幼儿园招生,各个公办园的学位都比较紧张,并设有户籍划片的招生限制,但今年,却还有剩余学位,这让很多感到惊讶。那么,今年厦门幼儿园招生情况到底是什么样?我们一起来看记者的走访调查。
部分公办园不再限户籍招生 公办园剩余学位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今年公办幼儿园有空余学位的并不止是海沧区。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办于2020年9月。开办第一年,在仅招收小班和部分中、大班孩子的情况下,他们就招收了200多个孩子,并且全部是户籍在划片范围内的孩子。
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镇丹:都愿意去读好的公办幼儿园,像以前的话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基本上是不收的,家长户口不在这个片区内,根本就是没有办法就读的。
而今年的情况有了明显变化,7月底,幼儿园与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招生摸底,结果显示,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划片范围内的适龄儿童,仅有40多人。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幼儿园扩大招生范围,不仅非划片区域的孩子可以报名,不是本地户籍的孩子也可以申请就读。
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镇丹:我们先招片内两一致的适龄儿童,在招完片内适龄儿童之外,看看空余学位有多少,来辐射周边居民的适龄儿童,今年辐射最远的话,有到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孩子。
不仅是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我市不少公办幼儿园,也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尽管还有些热点公办园学位难求,但热点园的数量已经减少。以湖里区为例,65所公办幼儿园中,有13所是生源爆满园、3所是热点园,其余公办园都有剩余学位。放眼全市,我市公办园有409所,今年的热点园则是70所,其中岛内思明区48所,湖里区16所,而岛外的翔安、同安等区则少有热点园。
民办园招生数量“腰斩” 部分民办园停办
民办园的招生情况更不乐观。思明区的联丰绿色幼儿园,2000年9月就开办了,此前招生情况一直都不错。园方回忆,2016年开放二胎的政策实施后,连续两年出生的孩子很多,在2020年,幼儿园也迎来了招生高峰。
联丰绿色幼儿园园长 胡娟:一个年段会多一个班级,小班段。比如说那一年刚好小班入学,也至少比平时我们正常的一个班、两个班,然后就会多一个班出来。2021年开始,高峰期一过,后面孩子可能就陆陆续续会少一些,往年一个班级可能就是可以收到30个,我们现在可能也就20左右。
今年截止到8月18日,联丰绿色幼儿园三个年段一共才招生70人,与最高峰的180人左右相比,减少了110人。生源的减少,让这些民办园面临了生存危机。
联丰绿色幼儿园园长 胡娟:我们有大概预算过,我们下半年跟上边上半年相比的话,(利润)起码少了一半,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可能关闭。
记者了解到,在生源趋于减少的情况下,部分民办园已经“撑不住”,思明区的70所民办幼儿园中,有7家已经关停不再经营,翔安区则有10所民办园表示暂停招生。
我市部分幼儿园招生从“一位难求”到“虚位以待”
从“一位难求”到“虚位以待”,生源减少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公办幼儿园是否能借机探索出更优的教育模式,民办幼儿园又该如何生存下来呢?我们继续来看。
公办园入园更容易 就学环境更舒适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更愿意让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主要就是考虑到公办园的园区建设、教师招聘、饮食管理更有保障。如今生源缩减,一些公办园表示,这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办园的学前教育。
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镇丹:教育公平,就让更多的人去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大家都愿意去读好的公办幼儿园,(学位)少量放开的话,对家长来说,我觉得是一件好的事情。
镇丹表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大部分幼儿园都会将小班人数严格控制在25人以内,按照每个班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来算,小班的师生比在1比8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可以得到更多更细致的照顾,教育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镇丹:随着生源的减少,我们幼儿园其实要更多地走质量内涵的路,去跟每个孩子发生高质量的互动,也能够更好地去促进每一个孩子更好的发展。
虽然人口出生率在降低,但建设公办园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为促进教育公平,公办园的比例还要持续提高。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公办幼儿园占比大约是55%,年初教育部门提出的目标,还要加快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力争全市幼儿园公办率达到58%以上。
民办园寻求突破 提供特色服务吸引生源
公办园增多,生源又在减少,自然就压缩了民办园的生存比例。如何转型,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来吸引生源,是不少民办园正在思考的问题。以联丰绿色幼儿园为例,今年他们就做了调整。幼儿园内有6间教室,但今年招生仅有3个班级,幼儿园首先优化了师生比,达到1个老师照顾5个孩子的比例。而剩余的3间空教室,他们就拿出来改造成功能室,图书馆、音体室等等,丰富教学设施设备。
联丰绿色幼儿园园长 胡娟:既然孩子没那么多,我们就把空余教室做起来,然后也丰富孩子的一个学习生活,我们图书室的一个投入,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建构室,像我们幼儿园就是以游戏为主,建构游戏也是很大一块。
另外,这家幼儿园还计划打破幼儿园以照看孩子为主的延时服务模式,提供音乐、体育等类型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的生源。
联丰绿色幼儿园园长 胡娟:有引进一些二胡的音乐课程,葫芦丝的课程以及篮球运动课,在收费不变的情况下,孩子能得到更多的能力培养,还是希望说能再吸引一些孩子 尽量就是把幼儿园维持下去。
新闻观察:正视人口负增长的现实
我市部分公办幼儿园招生,从此前的“一位难求”到今年的学位空余,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正视人口负增长的现实
今天这个话题一时间会让我想起很多过去曾经讨论过的话题。比如大约10年前我们讨论的“一个人的学校”。无论是固定地点常住居民的减少还是乡村人口进城后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本质上都是人口负增长带来的表现。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过去这些点状事件中吸取经验,正视当下人口负增长全面化的现实。现在我们新闻中讨论的是幼儿园,未来就会传导到小学、中学、大学,最后传导到劳动力市场。那么我觉得应该重视两个方面,一个是该怎样适应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来做更好的经济结构调整,另一个是该如何做好每一个个体的保障工作。通俗点说,就是该卷的社会职能部门,应该优中选优,让负增长大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具优秀的能力。另一个就是不要因为一些点上极端性的人口减少导致的生源不足,而缺乏对为数不多的青少年保障不足。
提高社会应变效率
我不是一个社会学专家,但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任何的社会性结果都是有一定传导的滞后性的,就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幼儿园招生的为题,那么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就应该想到这些人来到就业年龄后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其实算算时间,也不过10几年。那么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可以未雨绸缪,提前进行政策性调整、经济的结构性调整。该如何做更好的准备,提高政府的社会性应变效率,不要等到问题摆在面前再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可预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那么是不是就应该配合性进行更早的AI介入,AI不是跟我们抢工作抢岗位,是优化我们的工作,调整更应该适应人口负增长,也让社会运转效率不下降。生活应该越来越好,而不应该只有老龄化的头重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