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示范 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小题大做” 推动智能化项目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当前,火炬高新区正瞄准园区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通过遴选智能制造优秀项目、举办智能制造对接会等方式,加速推进厦门新型工业化。
企业“小题大做” 推动智能化项目落地见效
在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行。生产一个拇指盖大小的手机扬声器,涉及10多种物料,28道工序。而一条生产线只需要配备1到2名工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产线90%以上的工序由自动化设备完成,2.2秒就可以生产出一个手机扬声器。伴随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快速迈进,企业先后投入2亿元用于智能设备改造。看着繁忙的自动化生产线,企业智能制造负责人郑佳祥却有了新烦恼。企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机器换工中,而忽视了相关软件的建设,一台台设备储存了大量生产数据,却无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企业产品良率等。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佳祥:按我们公司当前的产能计算,就算仅提升0.1%的产品良率,每年也能为企业多创造超过百万的价值。
今年,企业计划投入资金,打破“数据孤岛”的问题,由于智能制造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光靠企业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无疑费时又费力。这天,郑佳祥带着困扰,参加了火炬高新区举办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专场对接会。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佳祥:智能化需要好几个软件结合来串联,优化升级生产效率 几个软件要打通,串在一起。企业就经常遇到问题,遇到瓶颈。
郑佳祥提到的问题,也是火炬高新区不少企业遇到的转型难题。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工,而是需要形成“软硬兼施”的实施路线。目前,火炬高新区聚集了多家智能制造领域的“优等生”,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标杆引领带动制造企业智能化建设,成为火炬高新区的破题思路之一。郑佳祥参观了火炬高新区遴选的一个智能制造优秀项目,了解到通过“小切口”打造场景示范,有助于推动智能化项目在中小企业落地见效。
智能制造专家 罗伟:我们五公里之外的老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先有产线投资,再来做智能制造的升级,我们的实践经验是“小题大做”,先由小的一部分区域,先做一些试点,再慢慢去复制和扩大。
从去年开始,火炬高新区每年免费为30家企业提供智能工厂诊断服务,搭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实施智能化改造补助,不断完善服务创新体系。东声电子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上,购买了一个生产制造执行管控系统,开启一条生产线改造的“小题大做”,同时还享受到40%的智能化改造补贴。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佳祥:我们通过软硬件结合,最终达到企业降本增效提质的目的。
火炬高新区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企业占比达95%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挖掘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814项,推动40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企业综合运营效率提升12%,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的企业占比由原来的81%提升到95%。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处处长 黄世高:以“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方式,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高新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