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厦门:莲河老街的乡情往事

特区新闻广场 2023-07-05 21:55:28

2023-07-05 21:55:28

在厦门有这样一条老街,市井烟火活色生香,历史风韵悠远绵长。今天《来去厦门》,就带您到翔安新店的莲河古渡看一看,逛逛老街,听听当年古渡码头的乡情往事。

现场:海上有一条街道都在做生意,英雄三岛部队的菜,都是从这边转运过去的,在莲河,老街的市井烟火 蕴含的是浓浓的海峡乡情。

莲河,如今虽然归厦门管辖,但在街巷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上,却赫然写着“南安”,“福建南安盐务局”的牌匾里就蕴含着一段莲河的变迁史。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吴民雄:1971年,莲河、大嶝、小嶝,从泉州那边,划到厦门管,所以盐务局(牌匾)留的是南安的。

从明朝开始,莲河人就靠盐田谋生,直到上世纪80年代,莲河人都主要靠制盐、售盐获得收入。莲河人靠海吃海,不仅吃“海田”,还吃“海蚝”。如今的莲河街头,阿嬷挑卖的“海蛎”“牡蛎”,就与“莲河”地名的由来关联密切。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吴民雄:“来蠔”是一个海蛎(蚝)的聚集地,外面的村庄,海蛎(蚝)都聚集到莲河来,到这边剥海蛎(蚝),然后卖到其它的村庄,所以书名就叫莲河。

莲河地处厦门翔安与泉州南安交界,与大嶝岛遥遥相望。大嶝大桥建成之前,莲河一直是与金门、大小嶝、角屿等岛屿客货往来的重要枢纽。“莲河街”便是伴随莲河古渡码头,逐步形成的“海上贸易中心”。

记者 杨弘:这条长度不到500米的老街,却与“莲河”数百年来的兴盛繁荣休戚与共。

清道光年间,“莲河街”头建有石砌渡口,五湖四海的船客停靠莲河渡口,到“莲河街”采购盐、布等商品。上世纪30年代,军阀陈国辉看中莲河的盐政生意,在渡口旁修建了房屋店面。上世纪70年代,莲河民众又重新铺设了青石路面,街道设施不断完善,“莲河街”的商贸物流也源源不断延续至今。每天早晨,这里人声鼎沸,市集烟火热闹依旧。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吴民雄:也是这个码头,才有这个街。如果有早潮的话,大嶝小嶝,我们角屿,英雄三岛这些部队的菜、粮食,都是从这边转运。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杨马朝:以前这个港很深的,什么东西都有卖,马巷的水果、安海的水果,要从我们这边进,很早就这样,台湾甘蔗、香蕉、菠萝都运到这边来。

记者 杨弘:当年,舢舨小船停靠莲河渡口,满载而来的不只有商贸兴盛,更有浓浓的海峡乡情。

96岁的杨芋圆回忆,自己出生在金门,1944年通过古渡,来到莲河。70多年来,杨芋圆在这里打拼谋生、安家落户,“莲河街”成为他这一辈子的“生活好所在”。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杨芋圆:做饼,当时做生意过来。

杨芋圆孙子 杨嘉新:我们还是比较喜欢这边,(有)精神寄托,像我爷爷,年纪这么大,还一直挂念着父亲的墓在(金门)那边,他想过去看一看。

如今,莲河码头早已停用,老街的繁华已成过往,不过,莲嶝大桥即将兴建的消息传遍莲河街巷,从莲河海岸线起架,横跨南港海域,连接新机场。人们或许将有更多的机会,与莲河古渡老街的故事相逢,唤起那份共同的乡愁记忆。

杨芋圆孙子 杨嘉新:我们和金门那边,也同一个祖宗,交通便利也促进两岸交流,方便了我们,也促进两岸生意或者贸易的往来。

翔安新店莲河社区居民 吴民雄:搞活经济,首先路要先通,机场再起来,客人人流就多了,我们百姓的出入非常方便,期盼它能早一点建起来。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