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大学校门该不该开放?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朋友都会规划带着孩子来一趟快乐的暑期之旅。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各地的高校凭借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入到一些家长的城市必打卡名单中。最近,就有不少因疫情封闭的高校,在这波暑期游到来之际重新对外开放。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都在这个月允许个人或者团队预约入校参观。
高校对外开放 各方观点不同
旅客有期待,高校是不是就该对外开放?开放之后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来看记者的采访。
根据南方周末在社交媒体的一则投票显示,大多数投票者都认为,高校应适时开放或者分区开放。
受访者:小学生或者是那些从外地过来的(游客),好多从其他地方来北京旅游的,其实他们都想去清华、北大这种高校看一看,我觉得应该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挺好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 王金伟:(参观高校)它是一种教育活动,有教育功能在里面,尤其是对于咱们的青年群体 他去感受高校的文化熏陶,进行文化教育也有重要的价值在里面,第二个方面,对于发挥高校的这种地方品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或者说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高校对外开放持反对意见。他们反映,有部分游客会进入教学区,在学生上课期间,趴在教室窗户上往里看;还有人在学生自习时,坐在教室里吃东西,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可以看出,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正在就读的高校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自己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学生 姚彦孜:有时候当你从六教到二教去上课,会经过很有名的“日晷”这样的建筑,如果游客很多的话会堵塞道路。
今年5月,一名家长想带孩子进入深圳大学参观被拦下的新闻,一度登上热搜。这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高校是否应该开放的讨论。
受访者:我觉得对外开放它有好有不好吧,因为我也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要是对外开放的话,学生就不太安全,总有丢东西的,但是不对外开放的话,就比如说我家里人或者是什么的 想进去参观一下,或者朋友什么的就很不方便,需要借卡之类的。
记者注意到,游客希望入校参观的需求也催生了黄牛党,一些人在网上做起了清华北大进校参观的生意,收费最高能到三四百元。(资料画面)今年五一假期前后,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投诉电话中,有一部分就是游客来沪旅游,想带孩子到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参观却被校门口的保安拦住。理由是这些校园当时只限校友、师生亲友以及公务往来人士等入内。与此同时,名为“入校参观”的相关商品在网络二手交易平台随处可见。前段时间,河南的吴先生一行3人申请进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遭拒后,便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以18元一位的价格,下单购买了3张“入校门票”并顺利进校参观。此次,清华北大恢复校园预约参观后,两校都特意在公告上注明,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请拒绝以任何名义提供参观服务的有偿预约行为。
【新闻观察:大学校门该不该开放?】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新闻观察员邵琦。疫情之后,高校终于有限度地放开了,但是却难以满足大家旅游的旺盛需求,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校门该不该开放,为什么还能成为问题?
大学校门应该开放,这个不需要讨论了,这是国情校情决定的。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发展建立起来的,理应向社会开放。发展到今天,不少学校能拿出图书馆、体育馆等资源与大家共享,甚至大学变成了城市的一张名片。大学之大,也在于开放之门。大学校门该不该开放今天还能成为问题,也说明公众对于高校开放的期待,期待大学校门开得再大一点。
疫情期间处于便利管理的需要,很多大学不再面向公众开放,但是疫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也应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只对校友开放,有了身份才能进校,无法满足大家想去校园走一走带着孩子看一看的心愿,以至于进校参观成了生意,网上加价预约、甚至还有名目繁多的研学营,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只能说明我们的校门开得还不够大。开放,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更是城市包容的态度。大学应该让校园的文化、高校的精神、气质在与公众生活的融合之中,与社会共享。
高校校园该如何开放:适度、因地制宜成关键词 同时也要加强管理
大学被誉为象牙塔,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人文高度。大学校园物理意义上的开放,也是高校兼容并包的一个具体投射,它展现的是姿态,也是一种理念。当然,对外开放也同时考验着园区、校方,毕竟再大的校区,也有人流承载的上限,如果完全放开,参考小假期的出行热度,可能校园在某些时段就会涌入大量的市民与游客,进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和师生的日常生活。对于高校开放与否、以及开放到什么程度,专家表示:开放有必要,但适度更重要。
专家认为,高校可尝试分区域、分时段,采用预约制适时开放游客进校,持审慎态度承担好管理责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 王金伟:(高校)要从空间布局,功能区划,还有从时间的分布上做好部署,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可以固定做一些“开放日”活动,而不是全年的旅游活动。(同时)学生和游客是可能接触最直接,也是最多的两个群体,所以他们之间的秩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只要学校加强管理,把游客的旅游纳入一种规范管理,那实际上既解决了游客的参观需求,同时也能够保障整个校园的安全有序。
【新闻观察:大学校门该如何开放?】
到底大学校门应该怎么开放?我们继续来听听新闻观察员邵琦的观点。
很多人有担忧,高校也是培养人才、做研究的场所,不是完全对外开放的社会空间。过多游客会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这些问题在管理智慧下都不成问题。很多高校在保证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下,兼顾了市民游客参观访问的需要,比如担心额外需要大量的人力,那就推出线上访客预约系统,担心安全性不够,那就进校刷身份证加刷脸,直面问题,这些都是解决的办法。大学之门也不是一开了之,要分时分区域逐渐有序开放。很少对外开放的大学应该增加定期的校园开放日,请师生当志愿导游,带着市民游客参观。疫情前就对游客开放的大学应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到了节假日、寒暑假,一些校园公用设施也可以对外开放,这样才能堵住“付费进校”的通道。打开“围墙”不妨从这个暑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