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发展 厦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厦门,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与台湾隔着浅浅的海峡,彼此相望。
从融化阻隔海峡的坚冰,到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这座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以最前沿的姿态先行先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实践,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区,不断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如今,厦门已是台胞台企在大陆最大的聚集区之一,约12万台胞常住于此,与大陆伙伴一起为梦想打拼。一代代台商台青接力而来,在厦门创新创业,展开宏大商业抱负,助推厦台经济共同前行。
“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一代,不想再隔海相望了,他们更愿意跨海过来,在这里看到无限可能的未来。”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韩萤焕直言,“‘第一家园’已经成为我们的美丽新家园。”
两岸经贸合作
最紧密区域之一
“在这里,我们对未来底气十足”
厦门同翔高新城产业园,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萤焕拿着图纸,看着眼前工程车忙碌穿梭,信心满满谋划着他的“百年项目”。
前期投资7亿多元、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的东亚机械新厂区,3个多月前正式破土动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新区按百年来规划,我们要做百年企业。”从送货小弟成长为跻身《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的企业家,打造出年营业额近10亿元的上市公司,韩萤焕直言,“在这里,我们对未来底气十足”。
同是最早一批到大陆创业的台商,建霖集团总裁陈岱桦也把一家小厂做成大厂,从一台注塑机起家成长为卫浴行业的标杆。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建霖集团不断转型升级、增资扩产,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生意风生水起。
作为两岸交往的第一站,厦门始终热情拥抱前来的台商,承接着台湾一波又一波的产业转移,并在不同阶段以精准的政策助力台企转型升级。仅去年,便有64个台企项目获得技改补助资金共1.04亿元,23个项目获技改奖励资金共3679万元。
厦门台商协会统计显示:过去三年,厦门台企整体逆势上扬,产值增长20%到40%。6家厦门台企和台资参股的厦门银行在大陆上市,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两岸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金融”、大陆首家台商基金合伙型企业“台商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厦门)合伙企业”相继落户厦门。
不论外界环境如何起伏变幻,厦台经贸交流合作始终稳健前行。如今,这里已是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台湾水果、食品、酒类、图书、大米的主要进口口岸。引进友达、宸鸿等29家台湾百大企业,现有89家台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截至2023年4月,厦门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0024个。
台青就业创业
最优渥热土之一
“这里如此精彩,我们怎能不来”
几天前,两位台湾姑娘搭乘厦金航线,从金门来到厦门领取国际认可的船员证书。她俩成为全国首批由两岸高校联合完成邮轮人才培训的台湾大学生,当天下午,她们便登上“招商伊敦号”邮轮,开启了在大陆邮轮的实习工作。
前不久,台湾小伙子陈柏源“拎包入住”,成为首批进驻厦门市两岸青年新媒体就业创业基地的代表。他在大陆已是知名网红,推出了“航天英雄”“全闽抗疫”“听妈妈的话(台海版)”等一系列说唱作品,在网络爆火,全平台粉丝突破350万。基地配备、提供的共享直播间、产业上下游资源,让陈柏源直呼“为自己的创作大大赋能”。
“阿嬷对我讲,往海的那边去,有座城隍庙,我的根在那里……”被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所吸引,台湾青年赖淑珍也告别家乡,跨越海峡而来,在集美城内村一待就不想走了。这几年的海峡论坛,她背着个吉他,向前来参会的两岸嘉宾唱响她为村庄写的歌,讲述两岸融合故事。
“没有生疏却有温暖,不似离家仿若归家。”眼见大陆短视频行业飞速发展、厦门惠台政策礼包不断,赖淑珍也动了创业之心,在厦门成立新媒体公司,取名“青青之约”,“寓意两岸青年一起赴乡村振兴之约”。
曾经,大量老一辈台胞拄着拐杖回到厦门,看儿时旧瓦、曾经故人,泪眼婆娑。如今,大量台湾年轻一代,循着族谱溯源而来,循着大陆广阔机遇和梦想而来,与大陆青年成为“同桌的你”,成为“奋斗伙伴”,共同扬帆圆梦。
厦门敞开胸怀迎接这一拨拨前来的台湾青年,从场所、资金、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他们在厦就业创业。全市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达到30个,其中7个获批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
台湾规划师李佩珍,原本打算在厦门待一年,乡村营造的合作项目一结束就回台湾。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待已近10年。“这里的土地会黏人,现在,我的心已被牢牢黏住了。”李佩珍带着60多位台湾年轻人,与当地青年一起深入村庄,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筑梦于厦门乡野,就此扎下根来。
“已经到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衔接的时刻。”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厦门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说,“厦门这片热土创造了很多条件和机会,让更多新生一代融入两岸融合的时代大潮,成为源源不绝的后续动力,这就是两岸未来的希望。”
犹如一场场接力,台青范姜锋从“追梦人”到“摆渡人”,创办的服务公司协助7000多名台青到大陆交流,帮助300多名台青、150个项目在闽落地。感受到“第一家园”魅力,范姜锋把厦门称作“台湾青年到大陆逐梦的首选地”,“这里如此精彩,我们怎能不来?”
惠台政策落实
最全面城市之一
“从‘异乡人’变成了‘家乡人’”
半个月前,台湾姑娘陈怡文,拎着行李箱,入住厦门首个台青金融公寓——金圆·金融公寓。她笑道,“货真价实的拎包入住”,各种配套家具一应俱全,“圆了我的‘安居梦’”。
台籍医师陈永仁,申请到首批在厦就业台湾人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书,他第一时间跟以前常从大陆飞台湾找他看病的老病患说,“今后看病,可以来厦门找我啦。”怀着创业梦,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台胞李裕文在厦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注于新材料的开发,作为惠台政策受益者,他入选厦门第九批“双百计划”的领军型创业人才。
中央“31条措施”出台后,厦门率先出台大陆首个地方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厦门“惠台60条”,并陆续出台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若干措施和金融、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的惠台利民政策。
在大陆率先为台湾青年提供市级公租房,率先出台《关于台湾医师来厦执业的资助规定》,签发大陆首本台湾船员海员证,在大陆率先成立首个台湾地区有关规定查明研究中心、首个两岸消化病学研究联合实验室和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一项项惠台“大礼包”,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高级人才来厦就业创业。
这座城市不仅成为台胞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成为他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温馨家园。将台胞纳入社保体系,率先发行台胞专属信用卡,在全市优质初中和高中开设台生班,率先设立台湾中小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立大陆首个对台研学基地,成立大陆首个两岸义工联盟,率先形成涉台司法服务“一条龙”机制…… 一系列同等待遇,让台胞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厦门温度”。
台胞夫妻郑钧元、林晓真,来厦十多年,经营着一家两岸老茶故事馆。得益于惠台政策,夫妻俩的茶事业越做越红火,两个孩子也跟着到厦门定居。为了感谢大陆朋友对他们的照顾,夫妻俩成立公益会,累计帮助6000多个困难家庭。两年前,这一家子获得厦门市“最美家庭”称号。“什么是‘最美’?”林晓真笑道,“一家子,在这么美的城市里,和‘超有爱’的邻居朋友在一起,就是最美最幸福的生活。”
如今,超过12万名台胞常住厦门,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众多台胞主动当义工、参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入本地生活。
“越来越多台胞在厦门收获满满关爱,从‘异乡人’变成了‘家乡人’。”韩萤焕感慨道。
【链接】台商台青的故事
台商韩萤焕:
企业从小厂房发展为上市公司
33年前,韩萤焕在台湾新竹眺望对岸,沉思数日,下了决心:跨过那湾浅浅海峡,到对面去闯闯。
彼时,很多人还不敢“迈出那一步”。正经历创业失败的韩萤焕也没想到,自己“这一跨”,日后在厦门成就一家年营业额近10亿元的上市公司——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走向世界的空压机中国民族品牌“捷豹JAGUAR”。
初到厦门时,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开发出的产品卖不动,“前5年亏了五六百万元,但最困难时,大陆合作伙伴始终‘不离不弃’,反过来鼓励我安心把产品做好。”韩萤焕带着团队到处推销,新产品逐渐打开大陆市场,“多年来,厦门各级政府很支持,我们不断增资扩厂,从最初湖里1000平方米的小厂房,到现在同安西柯7万多平方米的用地面积,企业越做越大。”
空气压缩机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早些年,大陆的空压机行业规模虽大,技术却薄弱,诸多领域遭遇卡脖子现象,高端产品大多靠进口。韩萤焕不服气,带着团队埋头搞研发,“我的梦想是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实现中国压缩机民族产业的腾飞。”
为了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东亚机械这么多年,30%-40%的利润都用于技术研发。韩萤焕还坚持自主生产,不搞组装厂,从建厂伊始就打造自己的机械加工车间,几乎所有的机械设计和加工都自己完成,“用年轻人的话讲,不再受限于他人,‘做自己的主宰’。”
30多年来,东亚机械在业内创下多项首个,是国内少数掌握螺杆空压机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成功解决许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众多荣誉见证了东亚机械的崛起,来自40多个国家的众多名企成为终端客户。
“没有祖国,哪有今天的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东亚机械发展的最大底气就来自祖国。”作为最早一批到大陆创业的台商,韩萤焕直言自己“乘着祖国发展的东风前进”,是改革开放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台青王嘉麟:
因“寻根”而“扎根”
一直渴望到大陆寻根的台青王嘉麟,第一次走进厦门村庄,看到一个阿婆梳着两个小辫,坐在妈祖庙前对她微笑,“一股久违又熟悉的淳朴温暖包围了我,这就是祖先出生、长大的地方。”
很快,她举家从台湾迁到厦门,女儿在青礁小学读书,丈夫陈信玮在青礁开起“古意烘焙坊”,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烘焙坊海蓝色外墙上,印着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王嘉麟说,“这里也有我们的乡愁。”
2021年,她以陪护式驻村规划师身份,驻扎厦门海沧洪塘赤土社。这个天竺山脚下的村庄,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模式单一,年轻人纷纷离去,村落日渐落寞。
王嘉麟和小伙伴将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经验融入赤土社,每天和村民闲聊,首创了整个海沧区“绝无仅有”的村民表扬大会。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在她的倡导下,村里开办起七色豆合作社,将闲置地分到村民手中,重新利用起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被请进村里,指导大家种植油菜花、花生等农作物。
村里阿婆回忆起从前:穿着花衣服,欢快敲打着西鼓,这是她们的美好时光。王嘉麟和小伙伴默默记下了,把当年为阿婆们培训西鼓的老师重新请回来。久别重逢,阿婆们惊喜异常,抱着老师热泪盈眶。在王嘉麟的鼓励下,赤土婆婆重建西鼓队,再拾当年的快乐。这群笑嘻嘻的开心婆婆成了赤土招牌。
听村里小朋友说希望有个安静读书的角落,王嘉麟挨家挨户拜访村民,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意见。10多户村民主动无偿让出空间,老厝被改造成赤土公益书院,书香满溢,成了全村孩子的大书房。
从院前社、芦塘社到赤土社,王嘉麟和大陆青年一起,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打造出一个个示范村。她常说:“我是因‘寻根’而‘扎根’这里的,当我们帮村民扎下文化自信的根,我们这些来自台湾的青年也扎下对这片土地认同的根。”